第一届评价工作,于2001年底结束,发布于2002年1月,《经济日报》独家报道,其他媒体转载,评价结果编辑在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2001)》中。
第二届评价工作,于2002年12月结束,发布于2002年12月, 《经济日报》独家报道,其他媒体转载,评价结果编辑在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国县域经济(2002卷)》中。
第三届评价工作,于2003年11月结束,发布于2003年11月, 《经济日报》独家报道,其他媒体转载,评价结果编辑在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国县域经济(2003卷)》中。
第四届评价工作,于2004年11月结束,发布于2004年11月, 《经济日报》独家报道,其他媒体转载,评价结果编辑在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4卷)》中。
第五届评价工作,于2005年11月结束,发布于2005年12月, 《经济日报》独家报道,其他媒体转载,评价结果编辑在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5卷)》中。
第六届评价工作,于2006年11月结束,发布于2006年12月,全国报纸、期刊、网站等媒体统一报道,评价结果编辑在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6-2007卷)》中。
第七届评价工作,于2007年7月结束,发布于2007年8月召开的“2007年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交流会”, 全国报纸、期刊、网站等媒体统一报道,评价结果编辑在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6-2007卷)》中。
第八届评价工作,于2008年7月结束,发布于2008年7月召开的“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 全国报纸、期刊、网站等媒体统一报道,评价结果将编辑在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8卷)》中。
第九届评价工作,于2009年7月结束,发布于2009年7月召开的“2009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 全国报纸、期刊、网站等媒体统一报道,评价结果将编辑在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9卷)》中。
全国所有县(市)评价结果可以浏览中国县域经济网。
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
中郡指数,即县经指数,是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指数。R后的数字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位数;T后的数字为在该年度评价中,参加评价的全国县域经济单位总数。参加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经济单位总数为2001个。
竞争力动态,是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排位在本届和上届评价中的动态变化情况。竞争力动态分上升、相对稳定、注意等三种情况。
竞争力等级,是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强弱等级。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由强到弱分十个等级,即由A级到J级。
三、地区相对富裕程度
地区相对富裕程度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坐标,以人均数为核心指标,考察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财政调控能力等,体现了“以人为本”、“强国富民”和“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地区相对富裕程度是区域统筹发展的基本尺度,根据地区相对富裕程度的等级和类型,地区具有不同的统筹导向。
1、地区相对富裕程度等级
地区相对富裕程度等级分A+级、A级、A-级、B级等四级,各级规范:
A+级:125以上,全国相对发达地区
A级:125-100,全国中等偏上地区
A-级:100-75 ,全国中等偏下地区
B级:75以下,全国相对落后地区
A级和A-级为全国中等水平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