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县域经济强县成为保增长的生力军
在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强县成为一大亮点。县域经济强县扎根国土,体现国情,运系国脉,危中求机,外拓内联,上接下达,城乡联动,成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生力军。
县为国之基。金融危机下,外向度较大的中心城市经济首先受到冲击,大量的农民工返回县域。县域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缓冲区域。县域经济发展为解决"县域问题"提供了基础。县域经济强县表现突出,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些省份发布的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也显示:在城乡统筹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下,县域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整个省域经济。2008年,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辽宁省县域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速度(当年价比)高于全省2.79个百分点,重庆市县域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
4、县域经济强县效应
(1)集聚导向效应
县域经济强县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部分,具有区位或资源等比较优势,是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为经贸合作和生产力布局提供科学导向。
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空间分布图为金融、经贸等机构在县级层次的分支机构设置提供了向导。
(2)区域崛起效应
县域经济强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区域崛起的先锋队。强省必先强县,省域经济之间的差距深层次上是县域经济的差距,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是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在省(市、区)间的分布也说明这一点。县域经济强县将会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中扮演先锋队角色。
(3)科学示范效应
县域经济强县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县域经济的前列,县域经济强县发展道路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示范。一是县域经济强县的快速发展营造了全国县域经济“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引导全国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省域内县域经济冠亚军竞争激烈,在第九届评价中,山东龙口市、山西孝义市、宁夏灵武市都赶超为省内第一位。二是县域经济强县的一举一动引人关注,形成了“只能做好”的无形压力。对县域经济强县进行“强县富民一致性”和“科学发展环境”评价,也促进了县域经济强县的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强县科学发展的先导性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示范。三是县域经济强县对体制改革的突围,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探索空间。“强县扩权”、“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释放活力。
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1、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在18个省(市、区)有分布,具体是:河北省5个,山西省2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5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7个,浙江省26个,福建省8个,江西省2个,山东省26个,河南省8个,湖南省4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1个,陕西省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浙江绍兴县、江苏宜兴市、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广东增城市、浙江余姚市。其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