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人民币汇率创近7个月新高 外汇占款增速放缓 辩证看待黄金储备 -专家预计4月新增信贷规模不超6000亿 刺激经济是否出新政成焦点 -央行发布报告明确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方向 -墨指责中国隔离无症状墨西哥人 上海市政府:隔离有法可依 答问 -18个国家地区有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中国研制出检测试剂盒 -武汉一考察团出国13天工作半天被中纪委通报 广西3起低保金腐败 -辽宁探明20亿吨超大铁矿 开采50年以上 大庆面临世界级开采难题 -部委查变更容积率 防地方政府违规托市 住房35%资本金比例松绑 -十强富豪平均年薪降62% 上市公司最富高管换人 首季业绩"井喷" -"五一"千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120亿 楼市:沪买家观望京表现平平
首页>>宏观经济
二季度中国经济展望:GDP有望反弹 CPI渐近底部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5 月 0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物价或继续下行

二季度,各项扩内需措施的积极效应将继续显现。专家指出,扩大政府投资是本轮“保增长”最直接有效的措施,由于存货消化逐渐结束以及新开工投资增速仍然较快,二季度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将明显提高。而日前国家出台的医改方案、“家电下乡”等政策措施,有助于未来消费保持一定增速。

外需走势则仍然不太乐观。对我国来说,外需放缓不仅仅意味着直接拖累经济增速,而且还将拉低工业出口交货值,影响工业增速和加剧产能过剩压力。“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是相互促进而非相互替代。二季度乃至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最突出的挑战是如何应对外需不振以及由此生发的经济社会问题。”张玉台表示。

外需还对物价形势带来了不确定性。巴菲特新近提醒全球应警惕通胀压力,尽管我国大量制造业闲置产能降低了货币型通胀的可能,但仍应警惕国际因素传导而来的物价结构性上涨。比如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不但无助于改善物价形势,而且将挤压国内企业利润。

国家信息中心报告预计,二季度CPI同比下降1.3%,PPI下降7.5%,物价仍呈下行趋势。东方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冯玉明认为,二季度物价仍将继续下行。但从全年来看,CPI和PPI在二季度见底的趋势更加明朗。

保持宏观调控灵活有效

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将继续“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同时注重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力争实现“保8”。国家信息中心报告认为,当前应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理调整利率、准备金率水平,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局面。考虑通过结构性降息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王小广认为,未来可以在提高自主创新和环保水平、提高重点产业竞争力、扩大消费和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出台新的刺激政策。但当前重要的是将已出台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迅速出台新的“一揽子”计划的必要性并不大。

张玉台认为,未来应继续将扩大投资作为首要任务,注重刺激与引导市场自主性投资,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将扩大消费与消费结构升级相结合,引导城乡居民加大文化、健康、绿色和信息消费;多管齐下,“稳外需,保出口”,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继续完善社保体系,切实化解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

他还表示,在“保8”的同时要力保宏观经济的综合平衡。比如加大改革力度,用体制、机制创新来应对危机。通过国际并购、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获取资源、技术、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为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夯实基础。(记者韩晓东)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中国经济周刊:上海GDP增速为何倒数第一
建行报告称中国经济触底回升 今年GDP料增8.3%
中国经济现积极变化 1季度比预计好 中俄原油管道境内段5月开工
姚景源: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能改 中国经济呈V形走势可能性更大
姚景源:中国经济V形走势可能性更大
樊纲:中国经济已经触底 今年可能增长7%-8%
IMF称中国经济今明两年或减缓 但表现依然强劲
投资仍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吴邦国:中国经济持续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国外机构唱多中国经济 今年GDP最高调至8.3
图片新闻:
亚洲外汇储备库年底前成立 中国384亿美元参与
“五一”小长假期间 各地景区人气高涨(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