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在出席“第二届上海金融论坛”时表示,中国目前仍然有降息空间,但零利率不是最好选择,因为这将导致“流动性陷阱”等一系列问题。
这是一周以来,央行官员第二次就零利率公开表态。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出席北京大学主办的一场学术报告上表示,目前执行零利率对中国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对此,张健华指出,“既然他(易纲)说不是最优选择,说明也是选择之一,但是肯定不是最优的。”
目前,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日本等国家利率基本上都在零区间,这给我国进一步降息乃至实行零利率政策带来了压力。张健华指出,经过对比可发现,我国的利率体系和上述国家存在根本不同。“美、日的利率体系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利率,是我们所讲的批发性资金利率,或者说银行间市场的利率。”而我国银行间市场的利率目前也就在0.8左右,并不是很高。
他指出,如果中国利率真的降到零区间,货币政策操作就等于失去了手段。此外,货币政策还有可能掉进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即流动性增加很多,但进入不到实体经济里面。
不过,张健华表示,因为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国CPI开始保持下降趋势,今后个别月份甚至可能为负,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弱,这为央行降息提供了空间。
不过,相比于降息,张健华指出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重要。对于一月份激增的信贷规模,他表示,不能简单地看数据,“是不是现在的货币机制传导很畅通,恐怕也不能很乐观,因为有一些东西还要看它的结构,要看多少企业真实拿到这些贷款,还要详细分析结构,这些东西不能简单看单纯的数据。”(记者 唐真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