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介绍“保增长、防风险、促进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
记者从会上获悉,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仍保持双顺差格局,但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初步估计,2008年全年经常项目顺差约44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0%,增幅同比下降约27个百分点;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11%降至10%左右。2008年全年外汇形势有较大起伏,上半年,外汇资金持续大规模流入,新增外汇储备2806亿美元。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恶化影响,外汇净流入放缓,新增外汇储备1372亿美元,约为上半年的一半。
面对复杂变化的形势,外汇管理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适时调整外汇管理政策,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我想简单地向大家通报一下2008年外汇管理的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修订施行《外汇管理条例》,完善资金流出入均衡管理的法律框架;与海关、商务等部门联合实行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加强贸易外汇资金流与货物流的真实性一致性核查;加强直接投资外汇流动的监测管理;实施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办法,提高外汇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发挥异常外汇资金流动监管协调机制作用,打击地下钱庄等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07年以来,我们已经允许境内机构可以根据经营需要,自行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满足了其持有和使用外汇的需要。08年,根据形势变化,提高一般企业预收货款可收汇额,支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即期结售汇业务,帮助企业缓解因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深化带来的经营和资金困难;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实行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服务北京奥运会;开辟外汇服务“绿色通道”,积极支援抗震救灾。
三是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审慎应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时启动紧急应对机制,严格风险管理和内控监督,合理摆布货币资产结构,实现国家外汇储备总体安全和保值增值。
四是健全国际收支统计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完善国际收支监测预警体系,健全国际收支风险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外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电子化水平。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国内外形势较为复杂,跨境资金流动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应该看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发展的优势没有改变,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稳健的金融市场体系、广阔的市场潜力,特别是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增强了做好金融外汇管理工作的信心。下一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将积极落实中央关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按照“保增长、防风险、促平衡”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做好外汇管理各项工作。具体来说:
一是促进贸易便利化。全面推进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改革,实现贸易外汇管理向更加便利企业的方向转变;改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支持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和健康发展;认真做好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试点相关外汇管理政策配套工作。
二是积极稳妥地便利企业对外投资。继续完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放宽跨境融资限制,便利境内企业 “走出去”所需外汇资金的获取和运用。
三是继续完善跨境资金均衡管理。加强外债统计监测,改进对外担保的管理,实现对直接投资项下外汇资金流动的全面、动态和即时监测。
四是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预警和危机应对体系。建立集统计、分析、监测、预警功能于一体的外汇资金流动监管体系。建立国际收支风险双向监测预警框架,进一步健全国际收支应急保障制度。
五是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规范发展。改进银行对客户牌价汇价管理,稳步增加外汇市场交易产品。提高对银行执行外汇管理政策情况的考核效果。加大外汇业务合规性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外汇行为。
六是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不断完善投资和风险管理体系,优化资产配置,提高风险防范、投资决策和经营操作的有效性,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