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腿走路”效果待观察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首先尽可能地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督促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妥善解决劳资纠纷。对于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在岗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
其次是开发新岗位。文件明确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此外,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
这一策略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章铮对本报记者表示,“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在岗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这条并不适合跨省流动的农民工。
他说,这些农民工外出打工成本较高,一旦工资收入不足以维持日常开销,他们就会选择离开。事实上,目前回流的农民工中有一部分就是由于企业订单不足进而开工不足导致其收入下降而回乡的。
据各地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民工返乡人数已超过1000万人。虽然迄今为止农民工返乡的准确数据尚未公布,但据农业部预计,春节后到5、6月间,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将更加严峻。
继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农村金融”列为重要议题。防止农村资金持续外流、涉农贷款定向税费减免及放宽呆账核销条件等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制度设想,有望在2009年落实到具体的政策与执行层面。
农村资金“反哺”比例或将有硬性规定
“农村金融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所占的篇幅很大。”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晓山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提法与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一脉相承,重点在于落实。
县域内金融机构从农村吸储,却甚少放贷给农村的做法,是“三农”发展“贫血”的关键。横向比较,美国有《社区再投入法》,对金融机构将当地资金再投入于当地发展的比例作出具体规定,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也均有类似法律。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并建立独立考核机制。
杜晓山表示,实施办法的出台将对中国农村资金再投入的比例作出硬性规定,一般应在60%~80%之间。而出于效益考虑无法操作涉农业务的机构,可通过委托、批发贷款等方式转交其他机构运作。这样的制度设计,将有效遏制农村资金的持续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