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民经济各项数据1月22日正式公布。《经济参考报》携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联合推出了“2008中国经济年报”专题节目,邀请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盘点去年的经济数据,展望今年的经济前景。
嘉宾: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比较2007年13%的增速,中国经济增长在2008年放慢了脚步,9%的增速是否意味陷入硬着陆的困境。展望新年,中国经济能否走出“V”字形的快速反弹,我们请来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为大家解读数据。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刚刚公布的GDP数字,2007年中国增长13%,2008年增速回落到9%,可不可以说一个硬着陆?
姚景源:不能这么讲。对2007年的经济增长大家有一个共识,13%的增速确实过快,中国经济存在偏快、偏热的风险。由于增速过快,出现了诸多问题,出现了三过现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资过多,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同时物价上涨压力也在加大。在宏观调控上,我们主观上希望2008年增速能够适度回落。当然,我们同时又遇到了金融危机,但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我们还能够保持9%的增长。
主持人:大家非常关注另一个问题,中国经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走出下行空间?
姚景源:我觉得中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还会处在一种严峻困难和挑战的局面,但我相信下半年我们会走到一个新增长或者叫做平稳增长的状态。虽然中国经济增速在回落,但在去年12月份,在寒冷的冬季我们也感觉到了一丝暖意。
分析中国经济走势,特别突出就是去年第四季度出现陡降,几个主要目标都出现大幅度下降。当时大家对去年12月份的整体走势充满担忧,现在看去年12月份的数据和11月份相比,在寒冷的冬季出现了暖意。11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0月份是8.2%,11月份是5.4%,有人估计12月份要下降到5%以下,但最12月份终是5.7%。
主持人:大家非常关心2009年的数据,我们如何预期一季度数据?
姚景源:一季度中国经济还是面临着更严峻、更困难的局面,因为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外部环境还在恶化。但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党中央、国务院为保增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去年12月份也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所以一定要看到两方面:一方面看外部条件不好,形势还是严峻的,困难要充分把握;另一方面,还要坚定信心,看到去年四季度以来一系列措施在12月已经初见成效,我相信这些措施在今年一季度会有更好的成效。
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在拉动,但其中消费贡献率相对较低,金融危机爆发再显传统经济存在的不足,怎样让中国经济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我们请来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
主持人:中国经济增长长期靠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方式,当前情况下,一方面保增长,另一方面要完成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其中的矛盾应该如何解决?
吴敬琏: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矛盾问题,一个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之间的矛盾问题。过去我们采取的是粗放的增长方式,它造成了宏观经济上变成流动性泛滥,泡沫生成,金融体系脆弱,但突然当宏观经济矛盾爆发以后,就变得流动性不足、需求不足。从宏观经济来说,可以用一个短期政策把需求拉起来,但宏观拉动需求的政策从长期来说就是复制旧模式。我们在用宏观经济政策拉动需求的同时,一定要避免复制旧模式,要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主持人:当保增长、保就业、调结构,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现矛盾的时候,您觉得应该优先考虑哪个?
吴敬琏:从短期说,当然是考虑保就业。我不认为保增长是最终的目的,基本问题还是保就业。在保就业方面,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增长方式,不同增长方式对就业的促进程度是不同的。在执行短期政策,增加需求政策的时候,我们要考虑怎么执行这一政策,一定要注意要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同时,我们还应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怎么转变增长方式、怎么提高我们经济效益上。
主持人:再说到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大家希望这次四万亿元投资换来的不仅仅是铁轨、水泥,我们怎么做到这一点?
吴敬琏:四万亿元投资是短期的宏观政策,这是必要的,但要能够长治久安解决问题,则依赖于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提高产业附加值。
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我都建议筛有可能创造新的增长点的产业,振兴这个领域的产业。比如说汽车业,全世界的汽车业最重要的一个关键、革命性的突破可能就在能源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我们有许多位于世界前列的技术。比亚迪插电池的混合动力车,在去年12月已经上市了,上市时间比西方各大汽车厂公布的上市时间提早了一年到两年。像这样一个行业存在很多机会,我们要有一套政策来帮助这些技术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能够取得成功,那么在21世纪的汽车产业革命中,中国就会走到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