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危机倒逼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革
未来应该选择就业优先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避免政策实施的逆就业倾向出现,应该更多指向吸纳就业或激励创业的经济领域,将“双保——保增长、保就业”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线条,以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通过经济增长带动更多的就业,真正实现从“藏富于民”到“创富于民”的转变。因此,在总体布局上,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避免陷入低收入—低教育投入—低可行能力—低收入的“恶性循环”。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和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生产服务领域;在要素投入上,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在目标导向上,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在具体安排上,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予以考虑。
随着我国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经济重心将实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一般制造业到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的转换,整个社会对从事单纯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者的需求量相对减少,而对人力资本、R&D 等知识资本的要求则大。因此,从长期看,中国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改革现行教育模式,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包括进行大规模的农民工培训和素质提高工作,以适合未来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即经济增长与就业匹配之外,还要实现劳动力升级与转型匹配。
同时也要应冷静思考制约就业优先经济增长的制度约束条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为就业增长释放动力。事实上,中国70年代末的就业危机就成为城镇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契机。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改革的起步阶段有两件事做得很成功,第一是最初几年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村,这一改革打破了农业长期停滞的局面,对整个经济改革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第二是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并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适当成长,很快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城镇集体(合作)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所以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根源于一场就业危机。
以史为镜,此次就业困局也将是化“危”为“机”的好时机。扩大就业重在开源,以创业促进就业,全方位启动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打造自主创业的造血机制才是破解就业瓶颈的根本解决之道。用经济转型的产业角度衡量,创业是企业价值创造和产业发展的起点,更是产业内生式增长的永恒动力。为此,要加快建设多层次创业政策体系,从产业政策、所有制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构建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地方的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确定鼓励创业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创业者进入国家和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贸易促进型、社区服务型、建筑劳务型和信息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同时将创业纳入正轨教育体系中,提高创业能力,促进社会整体就业观的转变。借鉴美国、欧盟创业教育的经验,大力发展创业教育体系,营造创业文化、倡导创业精神包括深度意义上的全民创业教育和创业文化构建等长远政策措施,注重创业实践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全社会创业资源,对预备劳动力群体实施创业教育及对社会各年龄阶段的失业群体创业活动的培训性引导和资金上的支持,适应经济格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教育结构。(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