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沪指开盘跌破1900 未来两年限售股解禁压力=发行16个半中石油 -中国将建成首座三代核电站 大飞机敲定"一总部三基地"布局方案 -袁隆平:中国不会出现粮食危机 需求将得到保障 主产省增产规划 -我就WTO汽车零部件关税裁决上诉 欧盟逾半赞成取消中越鞋关税 -部分城市酝酿提高取暖费 油价大跌 中石化上调成品油批发价救市 -教育部:考研舞弊者次年不得再考 通知 乙肝学生保研遭歧视求援 -多家银行持有雷曼债券 工行1.518亿/中行7562万/招行7000万美元 -美金融动荡对我国影响不大 外储缩水没想象严重 英国或成下一个 -专家揭秘神七:太空漫步实为拽绳子走 五改进 神八或在海南发射 -山西襄汾溃坝事故已有260人遇难 214人身份确认 报告两月内公布
提前4年开始175米蓄水 三峡工程将直面大考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9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由于工程建设、移民搬迁、电网建设、地质灾害治理等进度的提前,以及上游来水和泥沙淤积状况的改变,三峡工程比原计划提前4年开始175米蓄水

经国务院批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2008年汛末进行试验性蓄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获悉,根据蓄水实施方案,9月中旬起,三峡水库开始从145米水位蓄水,控制9月底蓄水位为160米,之后继续抬高水位,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在10月底试验性蓄水至175米。

已连续建设了16年的三峡工程,终于迎来了即将正常运行的最后阶段。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说,这是三峡工程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三峡工程由此将接受全面集中检验。

为何要比初步设计提前4年蓄至175米,世界最大的发电机组能否经受住高水位考验,三峡枢纽是否能安全稳定运行,库区泥沙会否大规模淤积,库区水质及生态环境会否恶化,库区地质灾害会否被大规模诱发等,一批敏感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蓄水175米条件具备

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副局长丁琦华告诉本刊记者,三峡枢纽由拦河大坝、电站厂房、泄洪设施、通航建筑物、茅坪副坝等构成,截至2008年8月,除三峡升船机缓建外,初步设计中的所有项目全部完工,即三峡枢纽主体初步建成。

7~8月,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对三峡枢纽工程、库区移民搬迁等检查验收,认为三峡枢纽及移民工程均能满足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条件。

验收委员会认为,三峡工程形象和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挡水建筑物已经按照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建成,所有的泄洪设施具备运用条件,并通过了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的安全鉴定。

枢纽安全监测数据表明,自2006年10月三峡工程蓄水至156米以来,大坝、船闸等建筑物的变形、渗流、应力应变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挡水建筑物及金属结构工作性态正常。

泥沙专题研究的结论认为,水库泥沙淤积和下游河床冲刷不成为水库蓄水的制约因素。库坝区的地震台网运行正常,近坝区库岸稳定。

三峡库区175米坝前水位线下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已全部完成,累计搬迁安置124万多人,淹没涉及的12座城市和114个集镇已完成整体搬迁,库底清理目标已按规定全部实现。

据介绍,蓄到175米后,三峡工程将全面发挥效益:具备抵御百年一遇以上洪水的能力;每年可多发电100多亿千瓦时;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对中下游通航也极为有利。

提前4年实施的考虑

三峡工程原计划2012年蓄水至175米。三峡枢纽梯级调度中心主任袁杰说,这是初步设计时按当时长江水情、工程建设进程,以及需验证的问题综合考虑制订的。

三峡工程建设进度比原计划整体提前一年,库区移民搬迁、电网建设、地质灾害治理等也都提前,加上长江上游的来水及泥沙淤积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国务院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决定提前蓄水至175米。

中国三峡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原来初步设计时,要求视三峡移民搬迁及库区泥沙淤积情况,相机决定蓄到175米。此前有人担心,蓄到175米泥沙会把重庆港淤死,所以建议把回水末端放在重庆以下的铜锣峡,保持峡口的高流速冲沙以免港区淤塞,所以在2006年10月蓄水至156米,暂定观察6年时间,也就是2012年。

三峡移民搬迁任务完成已不是问题,泥沙状况成了考虑蓄水的主要因素。由于长江上游防护林及近百座大小电站的建设,上游向长江输沙量大为减少,三峡入库泥沙呈剧减趋势,由初步设计时的每年入库5亿多吨,减为蓄水后的2亿多吨,今年1月至8月中旬,三峡入库沙量才9000多万吨,水库泥沙淤积情况比原来预期好得多。

2003年6月蓄水135米前,中国三峡总公司就提出了详细的泥沙观测计划。蓄水至135米时,库区回水在涪陵,对此段的流量、流速、淤积形态等加密观测,长江水利委员会及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对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蓄水156米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科学院运用数学模型,进行新的水沙条件下的淤积试验。另外,重庆西南水运研究所、清华大学运用物理模型,同样进行试验。各种研究表明,泥沙问题不会影响三峡向更高水位蓄水,也不会导致库区泥沙大规模淤积。

“蓄水175米后,泥沙问题究竟对重庆港影响有多大,无法推算,还需要靠实物观测验证,不蓄到175米,就永远是争论。”袁杰说。

有关负责人介绍,三峡总公司为试验性蓄水安排了很多试验,主要研究泥沙淤积、冲刷、变化的规律及发展,以及地质灾害、水环境状况,等等,再进行系统分析。“应在试验性蓄水中观测、研究,找出对策,这样有助于实证分析研究。退一万步讲,如果出现问题,可以随时中止蓄水,这是一种积极又稳妥的态度。”

另外,三峡工程本身也亟待蓄水175米,以验证其与设计是否相符,因此试验性蓄水很有必要。前述负责人表示,比如三峡机组,不蓄到175米,无法验证其高水头下的运行状况,水位上去之后才能拿出试验数据;三峡大坝等建筑物、金属结构等,也只能试验性蓄水至175米后,才能评估其影响多大,才能确定下一步怎么办。

由汛后提前到汛末

按照初步设计,三峡蓄水至175米最终水位应在每年汛后进行。袁杰指出,1992年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时的历史资料和模拟条件与现实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体现在:由于上游建库以及农村饮用水源开发等原因,9月~10月长江上游来水相比设计时明显减少;对比设计,现在下游用水需求明显增大,当时汛后蓄水保证流量是5000多立方米每秒,而现在下游生态用水等明显增加,既要蓄满又要保证下游用水,只能提前蓄水;从145米至175米水位区间,需蓄积水量221亿立方米,在汛后10月份蓄水则蓄满保证率明显降低,故只能提前至汛末。

三峡水库是季调节水库,只有一次蓄满后,才能更大地发挥效益。从近百年的资料看,仍处汛期的9月份最大流量曾经达到55000立方米/秒,2003年达到过50000立方米/秒,而三峡大坝目前最大下泄流量可达99000立方米/秒。因此保证防洪安全没有问题,即使9月份出现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坝前调控最高水位也不会超过175米。

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代表局副总工程师陈磊指出,9月份仍是汛期,汛末提前蓄水,面临长江走沙及防洪影响两大风险。汛末蓄水的主要依据一是上游水情预报,二是下游防洪条件,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再选择时机。同时,尽可能减少库尾的泥沙淤积。中国三峡总公司召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委长江科学院等研究,主要是通过工程方式控制水位,9月底之前回水不过重庆铜锣峡,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认为影响不大。

目前据短期水情预报,长江上游没有大范围洪水,三峡蓄水将控制进度,9月底蓄至160米左右,10月底蓄到175米。

全方位考验来临

此次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面临诸多考验。

中国三峡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蓄水对枢纽本身的考验就已不简单:在156米上再提高19米,枢纽建筑物是否能稳定运行;三峡五级船闸由四级运行改为五级运行,运行水头更高,运行安全及效率值得关注;三峡机组水头落差最高达113米,世界最大的70万千瓦机组从未经过如此高水位考验;枢纽安装有上百扇闸门,包括机组、冲沙、排漂、深孔、表孔闸门等,所有闸门都是庞然大物,既要能用又要能修,启门力、振动、启门时间等,都要接受检测。

蓄水对三峡库区生态也是考验,是好是坏要观测。库区蓄至135米后每年发生水华,去年观测到7条支流发生,今年也有多条支流发生。从观测看,蓄水156米后水华历时比135米时短,发生里程也短,位置往上游移,表明水华发生与水深有关系,让人担忧的是优势藻类品种发生变化,今年在香溪河就首次大规模暴发蓝藻水华。

三峡总公司现在与中国科学院战略合作,准备以香溪河作典型支流进行研究,如在水华暴发的临界值时破坏其生境,通过水库调节手段,以及生物防治措施,寻找解决水华问题的方式。不过从治本上讲,控制污染源排放仍是重要措施。

前述负责人认为,蓄水至175米后,三峡库区泥沙不会大规模淤积,库区地质灾害点经过治理、搬迁避让、监测预警等方式,发生大规模的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具体蓄水过程中,三峡总公司将控制水位的涨幅,上升时每天不超过5米,明年汛前腾库防汛时,水位每天下降不超过3米,尽可能防止边坡失稳而发生崩滑现象。

中国三峡总公司机电部副主任胡伟明也介绍,他们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机组在高水头下的稳定运行。为使每台70万千瓦机组调度更具灵活性,设计时预留了8%空间,实际是75.6万千瓦负荷,高水头稳定运行是有保障的。三峡机组五种机型,都是国际领先水平,高水头下应该没有问题。当然也作了相应的试验准备,在抬升过程中一米一米地做试验,来指导以后的运行,划分运行区域。

为保证175米蓄水顺利进行,三峡总公司作了大量准备:蓄水中所有监测项目均有监测计划和应急措施,包括大坝、副坝、厂房、船闸等,对机组需做什么试验也有详细方案;泥沙是蓄水期间最重要的监测课题,主要请长江水利委员会实施,包括蓄水期间到明年消落期间,包括上游下游,均有详细计划;地震监测网相应设备更新,现在已处于待命状态,蓄水135米以来,近坝范围内已观测到几千次小地震,最大为3.2级,对三峡枢纽稳定运行未造成影响;对珍稀保护动物中华鲟,也已做好产卵及活动监测安排。另外,国务院三峡办还协调有关部委,如环保部监测水质,国土资源部对地灾进行监测,等等。(江时强 吴植 徐烨)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相关文章:
三峡工程9月中旬开始试验性蓄水 向175米蓄水
三峡工程减轻湖北防洪压力 全球500强66家投资
三峡工程已具备较强防洪能力 98年后未发生洪灾[实录]
中国三峡总公司将再开发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的水电站
中国3G带动相关产业15万亿 相当于10个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完成为长江中下游补水 开始正常调度运行
三峡工程经受大震考验:抗震设防标准"万年一遇"
专家解说:三峡工程与汶川地震无关
三峡工程今夏将基本建成 面临库区地质防治问题
图片新闻:
武汉城市圈综改方案获批 九城市组成 试点资源税 组建光谷银行
2008年北京残奥会闭幕式图集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