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破7.5关口 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超9.3% -国内柴油价格骤涨 油价倒挂全国蔓延 9月动力煤价格持续走高 -信产部:国产手机缺乏核心技术质量无保证 3G"终端瓶颈"终被突破 -全球少壮CEO排行榜:前十名八名来自中国 应届毕业生失业增加 -民航总局正酝酿降低进口飞机税收 我汽车研发投入被指严重不足 -成都外来住房困难家庭可申购限价房 专家:奥运后房价可能调整 -沪深两市共有120多只个股跌破"5•30"低点 9月以来H股升势凌厉 -财政部:加强金融企业国资管理 尚福林对资本市场改革提3点要求 -公务员报名火爆 热门职位供需比达48:1 "十一五"职教投入100亿 -武汉和长株潭城市圈有望成新综改试验区 武汉打造中部金融中心
08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登顶后温和调整 物价渐回落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政策取向:房价应是调控重点

    考虑到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继续发展,“三过”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尽管正在或逐步接近经济周期的顶部区域,但地方政府的内在投资冲动仍十分强烈,另外受政府换届效应及对奥运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等因素的作用,2008年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高涨,因此,在保持宏观调控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目前的“双稳健政策”可向“稳中适度从紧”方向调整,适当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特别是要防止实体经济偏热与虚拟经济偏热的相互强化,避免形成全面过热风险。

    未来宏观调控,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要认识到继续抑制投资增长的重要性。2005年之前出口增长是以外部拉力为主,而2006年以来出口增长则以推力为主,强大的推力和拉力的结合是导致2006年以来外贸顺差过大的主要原因。推力增大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长持续偏热,导致工业产能的集中释放,外部失衡是因为内部失衡。抑制投资增长是解决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关键。要通过继续小幅升息和发行中长期公共债券的措施抑制房地产和工业的投资;完善信贷结构性调整政策,加大对房地产及相关高耗能产业的信贷收缩力度,同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其次,价格调控的重点是房价,同时加强物价监管和调节。今年二季度以来的价格大幅回升是结构性的,并不会导致全面的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增长稳定和金融危险的价格因素主要是房价的长期过快增长,而不是物价;对股市过热的调控也相对容易,将产业升级与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并配合以合适的金融调控政策,股市会保持稳健增长。

    价格调控的重点是房价,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主要是要调整房地产政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住房基本政策是只鼓励家庭拥有一套住房,而对投资性住房采取较严厉的抑制政策,同时限制外籍人员购买住房;二是加大税收调节作用,促进“卖房”;三是对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采取严厉的金融抑制政策,抑制住房的投资需求。

    同时,要加强物价的监管和调节。严肃查处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三类不正当价格行为,有关政府部门要及时监测国内外粮油等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同时做好粮、油、肉、蛋、奶等主要食品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

    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等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城乡低收入居民形成较大的支出压力。要建立对困难群体补贴的长效机制,可以将对困难群体的生活补贴分成两块,一是常规部分,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二是根据基本生活品非正常价格变动情况,对困难群体进行相应的直接补贴。

    三是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进行相应的利率和汇率政策调整。流动性过剩为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央行主要是管基准利率的稳定和利率水平的合理变化,其他利率逐步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逐步缩小存贷款利率差,减弱商业银行利润对利差和贷款规模的依赖,从而有效地抑制商业银行过强的贷款扩张冲动,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

    要打破目前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减弱人民币升值固化的预期是金融政策的迫切任务,可考虑改变小幅、慢升值的策略,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谈判实现一次性“中幅升值政策”,如将目前的汇率水平升15%~20%,然后相对稳定。

    四是继续调低出口退税率,加快外资政策的合理调整。建议进一步降低总体出口退税率水平,重点是降低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率,鼓励一般贸易中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总体原则是鼓励出口的政策应与鼓励产业升级的政策一致,重点鼓励升级型重化工业品的出口。

    加快转变引资观念,逐步减弱地方政府的“引资偏好”,淡化对引资的数量考核指标,促进引资从行政引资、追求外资规模,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资转变。

    尽快取消外资在各地享受的各种“超国民待遇”,统一内外资政策,加快形成内外资企业政策一致、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对外资的政策优惠要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应把实行普遍优惠转变为实行差异优惠,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的权限应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鼓励引入技术辐射能力强、吸收就业能力强、资源节约型的外资企业,鼓励外资投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环保和服务业等产业,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王小广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

 

来源: 瞭望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23日公布 经济增速或将回落
十七大召开 财经高层解读中国宏观经济热点
2007年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报告
2007年8月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2007年8月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信号图
2007年8月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趋势图
宏观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风险犹在 四季度将趋缓
国家统计局:7月宏观经济指数再度逼近趋热警戒线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趋势图(2007年7月)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2007年7月)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信号图(2007年7月)
林毅夫: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和调控思路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加息是为抑制宏观经济高热
图片新闻:
中国首位探月使者"嫦娥一号"24日18:05发射 现准备就绪[专题]
北京首现“养老房屋银行” 租房入住养老院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共十七大报告解读/ 聚焦十七大/ 十七大前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
· 中国减灾救灾行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