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上海召开的“汽车创新”研讨会上,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奥纬咨询的管理合伙人Dannenberg博士表示,目前世界成熟汽车企业在每辆新车研发上的投入约为600欧元,而中国的研发投入只有100欧元;中国汽车企业在每辆新车研发上的投入必须达到至少300-350欧元,才能有实力与包括丰田、雷诺、大众等在内的国外汽车巨头竞争,而这一追赶时间至少需要15年。
“创新潮”带来机遇
记者从昨天的会议上获悉,目前全球汽车行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每年的研发开支已经达到700亿欧元,共有80万名工程师从事研发工作;到2015年,研发费用更将达到8千亿欧元,并需要增加30万名工程师,而这批新增技术人员,将主要来自中国、印度等成长市场。
奥纬咨询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汽车创新展望2015”的研究报告还预测,到2015年,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国家拥有大量劳动成本较低廉的工程师,所以将可能成为全球汽车离岸工程开发的新基地。届时,全球汽车离岸工程开发业务量也将从目前的6亿欧元增长至45亿欧元。
因此,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如何很好地利用这一转移趋势,已经非常迫切。奥纬亚洲区汽车行业负责人曾伟民表示,“中国汽车生产商投放在研发上的资源远比国际水平要低,如何能更加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将是中国汽车工业能否在未来国际市场进行竞争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前期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较好的国内汽车巨头,已经开始展开在创新和研发能力上的布局,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便是其中的先行者。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表示,上汽旗下的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正加快形成独立的自主开发能力,尽快成为中国领先的世界级汽车设计、开发和试验服务公司。
灵活调整创新重点
昨天的与会专家表示,在国际汽车巨头已经拥有先发优势和巨大技术垄断的前提下,国内成长中的汽车企业必须调整自己的创新战略,避开已经拥有成熟技术成果的汽车研发领域,而在全球汽车企业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混合动力、清洁能源、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投入研发重兵。
目前,国内较大的汽车企业在制订研发战略上,也开始注重与国际先进技术展开差异化竞争。
上汽集团称,公司从产业未来和国家经济布局出发,已经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悉,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上汽旗下的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都将实现混合动力轿车的商品化;世博会期间,上汽小批量生产的燃料电池轿车也将实现示范运行。
此外,规避国际研发领域中的教训,也是国内汽车厂商应该注意的问题。奥纬咨询的研究报告认为,目前全球研发投入的40%投入到了从未进入批量生产或未能被消费者接受的车型项目中,只有20%的研发费用达到了品牌差异化的作用。这一巨大浪费,是由于许多厂商的创新重点仍然以单纯增加功能为导向,而忽视了消费者对于成本和燃油消耗的需求。(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