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带来的紧张局势
美国一名环保活动家说:“西方消费者正在缅甸和其他国家留下强烈的生态印记。缅甸木材变成美国人的家具,要不是他们有需求,木材贸易根本不会存在。”
来自上海市的木材商人程先生也认为:“只有人们减少对木材使用的依赖,砍伐缅甸森林的情况才可能得到慢慢遏制,否则政府采取任何措施都是事倍功半,根本挡不住希望从中获利者的欲望步伐。”
目前,中国的木材生产已经从以天然林为主转变到以人工林为主,木材的自给率约60%,即国内的木材消费量有2/5依赖进口。著名林业学者沈孝辉表示,由林木生长长周期所决定,中国木材依赖进口的局面,短期内恐怕难以根本转变;而珍贵用材树种依赖进口的局面,在可预见的将来(至少两代人时间内),也难以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从陆路通向印度洋的通道,中国与缅甸有着特别的友谊,双边经贸合作不仅开展得早,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中国已成为缅甸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外资投资国,尤其是与缅甸有着广阔边境线的云南,中缅贸易非常活跃,“缅甸北部也因为靠近开放的中国而繁荣”。
包括缅甸、老挝在内的许多国家一直对日益渗透的中国商人的影响爱恨交加,因为中国商人带着廉价商品来到的同时,也会带走当地的资源。这些国家拥有大量的原始资源,本身却又没有能力开发利用,这给外来的投资者留出了巨大的空间。
2007年5月28日,缅甸林业部国家林业公司举办2007/02次木材出口招标会,成交木材量(柚木原木)为1315.75吨,共有国际国内59家公司前来参加竞标,分别为:欧州国家公司14家、新加坡公司9家、泰国公司10家、日本公司4家、印度公司1家、印度尼西亚公司1家和缅甸公司12家。
“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没有一家中国公司参与,事实上中国公司没有兴趣参加这样的招标会。”云南籍木材商人郭超说,“因为中国的木材商人们一直与缅方有着特殊的合作方式,特别是与一些地方民族武装首领的合作,在利益得失上一直都很默契,对于目前遭遇的情况都还在观望,所以不可能突然改变获取缅甸木材的方式,更何况参加缅甸政府的正规招标会需要重新核算成本,以往所有的游戏规则都会被打乱。”
然而,商人们贪婪的非法采伐不仅给中国商人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这种负面影响正在扩大——一些非政府组织指责中国是非法采伐的集散地,损害了中国的形象,包括曾经备受国际社会赞扬的中国政府对缅北和金三角地区实施的毒品替代种植工作也遭到质疑,因为有些中国商人在栽下经济作物之前砍伐了一些树木,这让国际社会的一些人怀疑,该项目中有些中国商人更多的是为了获得贵重的缅甸木材,而非为了帮助当地人禁种罂粟。
“这样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将形成个别中国不法商人伙同当地武装首领赚了钱,而中国政府却背上黑锅的局面。”郭超说。
“没有人会只为缅甸人考虑而不顾自己的利益。”缅甸克钦独立军外联部的一名军官说,“我们喜欢中国商人直来直去说话的方式,他们只要得到他们想要的,就可以把钱付给我们,没有别的附加条件。”
他还表示:“我们也要生存,也要发展,不可能空守着这么多木材、矿产受穷、饿死。希望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商人为我们修了许多公路、房屋等基础设施,教会了我们许多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带走了我们的木材和矿产。” (南风窗 记者 尹鸿伟 发自中缅边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