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东西太便宜”!
过去数年,中国一直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诸多的生产要素价格有意或无意地被扭曲,很多成本没有计入或者计算不足。工资低,工厂的劳动条件和安全条件差,劳动成本计算不足;资源产品价格偏低,能源原材料成本低估;土地由政府征收和供给,地价偏低;利率管制,资金价格低;污染严重,环境成本没有计入。
以能源为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我国单位产出能耗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相当于日本的6.5倍、英国的6.1倍、德国的5 倍、法国的4.7倍、美国的3.9倍),而且也显著高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当于韩国的2.3 倍、巴西的2.1 倍、印尼的1.1 倍)。就环境而言,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由于上述成本未能足量计入产品价格,这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日益显著,2004年一季度,货物贸易顺差对名义GDP同比增长率的贡献是-2.3%,而在2007年二季度,货物贸易顺差对名义GDP同比增长率的贡献为4.3%。
于是,中国经济就陷入了某种怪圈:出口剧增、顺差扩大、信贷扩张、热钱涌入……由于货币供应明显宽松,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市场都比较活跃,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较快增长,再加上出口的高速增长,使得社会总需求扩张步伐较快,对价格水平形成拉动作用。
市场会对这种价格调整的压力做出自己的选择:要么是涨价,要么是人民币升值。
换言之,在人民币升值比较慢的情况下,国内通货膨胀成为一种替代的升值方式。这就表现为劳动力工资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表现为土地、房地产等难以复制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大幅度上升。
至于眼下引发惊慌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者大多认为只不过是周期波动,不足为惧。在过去的数年中,粮价曾经数度上涨,也数度引发民众惊慌,但每次都是“一场虚惊”。
目前,国内外学者比较赞同的是,中国的资源要素价格偏低,需要有一个修正的过程,重估资源要素价格。换句浅显的话来说,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和公用事业性产品的价格上涨,均不可避免。另外,被低估的人工成本,也有一个重新估值的过程。
那么这一上升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看起来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资产价格重估推动土地和房地产价格上升,这一过程还会抬高生活成本,从而演化为成本推动的劳动力工资上升;另外一个途径是通过高投资形成对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的巨大需求,从而形成这些要素价格的上升。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资产价格重估的过程无疑已经发生,土地和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至今还在持续,投资持续高增长在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市场上形成的需求压力也正在逐步表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