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从发展趋势判断,二季度,我国经济出现“过热”和“偏冷”的可能性均比较小,经济运行在比较正常的绿灯区。但物价涨幅中新涨价因素的比重比一季度提高,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因此,通货膨胀是当前经济稳定运行的最大威胁,抑制通货膨胀是当前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
在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今后几个季度宏观调控政策要保持稳定性,应重点做好现有政策的落实,暂时不宜出台进一步紧缩政策。同时,为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过快下滑,应当着手准备应对预案。政策的紧缩与扩张都要坚持“有保有压”,推进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政策建议有:
1.继续运用数量型从紧手段,停征存款利息税
针对当前热钱流入导致的货币流动性增大,要继续运用存款准备金、信贷规模控制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货币政策手段,坚持大力回收流动性。同时,由于物价高位运行,当前居民存款实际利率为负,使居民存款大幅缩水,使从紧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建议国家停征利息税,以增加居民利息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2.坚持“有保有压”,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我国的经济周期本质上是投资周期,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和防止经济过快下滑的关键一环。无论对投资总量和速度的调控是防反弹还是防下滑,“有保有压”都必须坚持。这几年对固定资产投资控制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有保有压”,取得一定成效。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过快下滑,现在就应当着手做好扩大投资需求的预案,扩大投资需求更要注重“有保有压”,决不允许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卷土重来。
3.加大财政补贴的范围和力度
针对物价上涨给特定行业和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政府已经对出租车司机、生猪和粮食生产、在校学生伙食进行了补贴,对稳定社会物价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财政状况良好,收入增长较快,并且补贴政策造成的扭曲比行政干预要小得多,因此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补贴的范围和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增加供给中的优势和作用。比如,在发电企业自身消化部分因电煤涨价增加成本的同时,国家可考虑适当提高上网电价,提高发电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电网企业提供补贴,暂时不提高电网销售电价。
4.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严防国际资本“大进大出”
今年以来,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和中美利差较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步伐明显加快,增加了国内货币流动性,增强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大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并且由于国际游资的投机天性,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快速抽逃,对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打击假FDI等投机资本非法入境。在资本流出方面,实行有限开放(譬如通过QDII计划和走出去战略)政策,防止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维护我国金融和经济安全。
5.适时取消部分商品价格的行政性管制
为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保持价格平稳和稳定物价上涨预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性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这些政策的实行,对今年1-2月份(物价上涨、灾害发生和春节叠加在一起)特殊时期的物价稳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季节变化和供求关系的改善,部分受价格干预产品(如食用油、肉、蛋和乳品等)的价格将趋于稳定,一些品种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因此,应择机解除对这些产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政策。因为从短期来看,价格干预、稳定物价带来的好处可能会大于价格扭曲造成的成本,但从长期来看,价格干预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扭曲所造成的成本又会大于稳定物价带来的好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撰写 课题组组长:范剑平 副组长 祝宝良
课题组成员:王远鸿 张永军 牛犁 祁京梅
李若愚 闫敏 徐平生 刘玉红
执 笔: 周景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