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代表中国端午习俗
正是这种误解,将中国端午节推进申遗之路。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单,而湖北省被定为申遗代表。
两年后的2008年10月,受文化部委托,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报表和相关材料,为端午节申请世界非遗。
申遗共有4部分组成: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申报材料由三省四地联合打包完成。
在江清和看来,选择这四地,综合起来几乎涵盖了中国端午节习俗的所有活动。
秭归是屈原故里,而屈原是端午节的重要意象,传播最广;西塞神舟会则最原始、保留最完整;湖南汨罗则是屈原投江之地;江苏苏州端午主要祭奠的对象是伍子胥。
“各地都有特色,都是典型。”江清和说。
规则改变或推端午一把
准备充分,但一切仍然未知。
江清和介绍,虽然中国端午节进入申遗之列,但因为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申遗每两年一次,每个国家每次只允许申报一个项目。与端午节同时申遗的,共有30多项项目。这意味着,项目间存在竞争。
这样,为保护更重要的项目入选,2008年文化部召开的世界申遗第一次会议上,中国端午节只排在备选之列。
“内部基本上商定了哪些项目申遗。”江清和说,他和同事并未抱太大希望,“感觉可能性不大”。
“老实说,我心里也没底。”今年端午节,面对媒体端午节申遗成功有多大把握的提问时,兼任湖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的江清和如此作答。
但连江清和至今都没有闹明白,备选的中国端午节,关键时刻从第二梯队跻身重要项目,成功申遗。
“来得太快,非常快,我们甚至刚开始时没有适应。”江清和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改变规定,“竟然不再限制申遗数量,太好了。”
一张照片让他为申遗奔走
西塞神舟会走向世界,首先是一个人,以及一张照片的推动。
“怎么都拍不完的盛景。”
1998年,第一次目睹西塞神舟会的吴志坚,不知所措。他不停歇地拍照,想记录一切。
吴志坚参与过中国民间文化十套集成系列图书编撰,后来他发现,十套集成唯独缺了民俗,“绝对是一个遗漏”。
为了补缺,吴志坚组织一个民俗摄影展览,借此搜集各地风情民俗资料,就是在这次征集的照片中他发现了珍宝。
他至今清晰记得那张照片:众人抬着一只制作精美的大纸船游街,船上各式纸扎的人,场面宏大。
根据照片的场景,他终于找到黄石西塞山道士洑村,并得知照片中的场景为当地端午节习俗。
脖子上挂着照相机,吴志坚利用各种关系,终于住进村子,开始了西塞神舟会的记录之旅。
“但那时对当地的好多规矩都不了解,错过了很多东西。”
第一年的西塞神舟会,吴志坚只是在岸上拍,等神舟被牵引到江面水流湍急处顺江而下时,他傻了眼,神舟一会儿便无影无踪,错失良机。
2005年,吴志坚瞒着村里人,将悄悄整理好的西塞神舟会的资料递交上去,申请国家级非遗名录。
名录公示时,他有些绝望,由于神舟会中祭祀部分存在争议,西塞神舟会并未入选。
借在北京办展的机会,他一下变成了失去阿毛的祥林嫂,见到领导就说,见到专家就问:“这么好、这么原始的端午习俗,怎么就上不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