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
这部戏也是小时候印象非常非常深刻的电视剧。不过印象深刻并不是塑造了多么成功的唐太宗,而是塑造了非常成功的唐太宗身边的女人们的形象。
这是一部更加偏向情感描绘的电视剧,其中最大的价值就是贡献了两个经典的人物形象:长孙皇后和杨妃。
至今为止,电视剧中出现过十来版的长孙皇后,可是拥趸最多的,就要算是《唐》中童爱玲扮演的这一位。尽管童爱玲当时的演技十分稚嫩,举手投足之间尚显生涩,可是她端庄大气的外形为她赢得了众多赞誉。大家更愿意相信,长孙皇后这个历史上难得的贤后就应该是这个集美貌、聪慧与庄重于一身的女人。
看这片子的时候,偶还没有从《封神榜》中傅艺伟的美貌里拔出脚来。《唐》剧里的傅艺伟扮演隋炀帝的爱女出云公主杨吉儿。日出云端、逢凶化吉,这个美貌高贵,又不失坚强智慧的小公主与李世民之间缠绵的爱情让当时年纪还很小的我都为止神往。相信如今大多数杨妃粉都是因这个完美人物而产生的,尽管她实在不大符合历史。
很奇怪的一点,除了吉儿和长孙之外,我竟然对下面这个戏份不多的配角印象深刻,就是隋炀帝的宠姬张丽华(准确的说是一人两角)。
张丽华是一个聪明美丽却又勇敢傲气的烈女子,她在隋亡时大骂叛臣,然后饮剑自刎的身影一直让我难以忘怀。出演张丽华的是一个叫做韩冬冬的舞蹈演员。她不是我们现代眼光看上去大美女,可是椭圆形的脸蛋和华丽的五官让人感觉很有唐韵,尤其是在跳舞的时候,水蛇般妖娆的身段又像极了敦煌壁画上的飞天。总而言之,是个很有古典韵致的女人。
《秦始皇与阿房女》
老实说,这部戏的争议可大了,别的不提,仅“阿房”一词就足够人们唠扯的。
过去大多数人不知道阿房宫中“阿房”二字的读音和释意,于是这部片子被当成了典故。后来人民历史水平高了,知道此“阿房”非彼“阿房”了,于是网络上跳出一大票嘲笑台湾剧的“高人们”。而这部戏的片名也就不得不在这股浪潮中引咎修纂成“秦始皇的情人”,汗……
其实大家都能知道“阿房宫”的读音和其真实含义是件好事,只是刚刚扫盲就紧着出来嘲笑别人就不好了。我想这部戏的编剧并非不了解阿房宫的来历,只不过是为了电视剧能多谢传奇色彩,刻意扭曲杜撰罢了。这种行为本身在戏说剧作界实在算不上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即便是再雷人的杜撰也都层出不穷,何况于此。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佩服这位编剧无敌的想象力,尽管有五十步笑百步之嫌,可还是希望往后这种过于离谱的杜撰能够少一些的好。
当年看这戏还是相当开心的。而且这部戏从历史的角度上说也并非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一来最终没有把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的稗史发扬光大,这一点颇得我心。二来剧中男性的造型也算是古装剧中比较靠谱的。那些歪歪的发髻和头巾,曲裾束腰的连身长衣多少有些风骨。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演员,赵雅芝就不必说了,虽然稍显苍持,可依旧光彩照人。至于刘德凯,一直以来觉得从相貌气质上能够配上赵雅芝的人并不多,周润发和郑少秋自然没的说,而《秦》剧中的刘德凯实在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小时候喜欢画画,看这部戏的时候最喜欢画的就是赵雅芝弹琴时的样子,很动人。
当然这部戏里还有好几个让人非常喜欢的角色,比如那个超级可爱的苦命丹。还有就是蒙恬和逸云,其实就角色本身来说,喜欢蒙恬和逸云超过喜欢秦始皇和阿房。那个时候王思懿,真是年轻可人啊。
《碧血青天杨家将》
在这个之前,好像我也看过别的版本的杨家将的故事,比如TVB那个明星荟萃版的。只是因为年纪太小的缘故,大多记不得了,所以这部戏就成了我第一次有印象的杨家将的故事。
当年很喜欢这个版本里的展昭和庞妃(话说几位演展昭的好像都听不错,难道是这身红色官服太衬人?),还有杨文广和灵儿(不过对灵儿她妈有点恐怖,尤其是发功后的样子)。
ps:里面除了“御猫”以外,还有个“御豹”,好像是庞妃的兄弟吧。之所以会记得这一点还得感谢我当时那个白痴同桌,因为电视剧里有一个桥段是庞妃的兄弟很拽的对展昭说“你是御猫,我是御豹!”结果我同桌愣是把“御豹”听成了“预报”,于是乎天天跟我说:“那个人有什么了不起,什么御豹,还天气预报呢!”汗……
特别要提的是,我印象很深刻的那个辽国的沅萝公主。虽然演员不是很漂亮,可是角色相当有魅力。
犹自记得身怀六甲的沅萝为了营救自己的丈夫杨宗元,不顾萧太后的劝阻执意要带兵出征。结果穿铠甲的时候因为肚子太大的缘故怎么也系不上带子,疼得她满头大汗却依旧坚持着,最后终于还是上了沙场。这种情深义重又坚强烈性的女子,实在让人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