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传统杂技、京剧、民乐表演为主,现代中国形象输出明显不足。
“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尴尬
“回看60年来中国在国际社会遭遇的种种误解,理想与现实的背离提示我们,应该及时、准确地调整对外的形象战略。研究表明,国际社会希望接纳的,是一个淡化军事、政治色彩,凸现民族魅力的文化中国形象。”胡百精说。
其实,在世界大国的崛起过程中,以文化维度来塑造国家形象,是一个已被证明的普遍规律。早在1997年,英国企业界在政府支持下,发起以“最酷的不列颠”为主题的英国形象国际宣传活动;1998年,日本政府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法国则于近年提出“文化欧洲”的设想,谋求建立欧洲文化共同体。
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主要局限在自己的周边地区。如韩国、日本和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汉语热持续高涨,一批海外“孔子学院”开始建立并发展。
但这时候,除了冷战思维导致的“政治中国”困境,以及所谓“经济威胁”营造的“经济中国”困境外,中国国家形象面临的第三重困境出现了。那就是由传统文化过度传播、现代中国形象输出不足带来的尴尬。
谈到这,不得不提一个人,张艺谋。
1988年,正是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一举夺得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的最佳电影“金熊奖”。“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成为不少西方人心中最初的中国印象。而他此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更为中国的传统与古老定格。
在西方人眼中,“神秘、迷、故事”往往是用来定性中国文化的暗语。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调查显示,“历史源远流长”(52.7%)与“文化神秘莫测”(34.6%),名列海外公众评价中国形象的前两位。
张艺谋早期乡土气息浓厚的电影,无疑中了西方观众的下怀。而长期以来中国以传统杂技、京剧、民乐表演为主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自然也大受西方观众的欢迎。“(因为)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想像,更多的停留在与西方百年启蒙运动相对的‘乡土社会’之上。西方人对中国现代文明的接近与体悟,或是藐视,或是回避。”胡百精分析说。
因此,虽然海外公众更热衷于靠近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如果我们一味投其所好,带来的潜在影响则是中国国家形象始终身陷“传统”“古老”的窠臼。“不少德国观众还是通过奥运会报道,才改变了中国还一穷二白,中国人还穿着统一的蓝布衣服的印象。”德国电视一台的岳衡此前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我们需要构建的是一个文化中国。但在过程中要注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均衡,避免出现两者的断裂。”胡百精解释说,2008年北京奥运,提供给中国一次展现现代文明的良机。
有趣的是,同样是张艺谋,20年后,他作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却充分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在悠久传统中走向现代的和谐中国。“中国努力让世界借奥运会了解的,以及将来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落脚点,正是这个。”胡百精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