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常漠视中国出口贸易的真相,还给中国盖上“贸易威胁论”的帽子。
“经济中国”:经济威胁论衍生五个变种
当然,在相德宝的实证研究中,《泰晤士报》所呈现的不仅是一个“政治中国”。相反,在《泰晤士报》2005年对中国的261篇报道中,有150篇是对中国经济的报道,占到总报道比重的58%。其中“增长”和“经济强国”,成为定义中国经济的两个中心词,常用的修饰词则是“最大的”。
海外公众关注中国经济,发自30年前的中国改革开放效应。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改革开放复活了西方古老的市场神话。你想,要是10亿中国人都喝可口可乐,那将是什么样的经济奇迹!
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调查发现,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在海外意见领袖的印象中,中国国家形象一直在主打“经济牌”。“经济迅猛发展”是目前中国留给海外意见领袖的第一印象(64.2%)。这一结论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在国际社会的现实投射。
“中国希望对外表达的,也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我们最希望国际社会看到的是一个综合国力迅猛增长和繁荣昌盛的大国形象,‘崛起’不仅是我们纯朴美好的愿望,也是希望国际社会给与认同的形象。”胡百精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干扰,中国积极发展的经济在海外眼中,不再是可喜的,而是可怕的,因为它将“助长邪恶的力量,成为中国酬庸朋友、惩罚敌人的工具”。如今,中国“经济威胁论”甚至取代“政治威胁论”、“军事威胁论”,成为“中国威胁论”中的主要论调,并由“经济威胁论”衍生出“中国贸易威胁论”“资源能源威胁论”“生态环境威胁论”“人民币汇率操纵论”“中国资本威胁论”五个变种。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超过2000亿美元……”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持有超过1兆美元的美国国债……”
“根据美国能源部统计,过去四年来,光是中国一个国家,就垫高世界40%的石油需求。为了石油,中国拼命拉拢国际社会避之不及的无赖国家……”
类似于上述这些不实报道,在西方媒体上层出不穷,喧嚣的声浪掩盖了真相。仅就“中国贸易威胁论”而言,谁也不会重视“中国的出口多半是外国企业在大陆设厂,并打上国外品牌生产,大多数利益还是流入外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实情,更不会关注“一个售价20美元的芭比娃娃,中国从中只赚到35美分”的事实。
在《当中国改变世界》一书的结尾处,法国人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还将中国比喻为“大象”。他写道:“20世纪,闯进世界经济瓷器店的只有几只老鼠(日本、韩国等),他们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而今天,则是一头可能造成惨重损失的大象进入了商店。”
不过,就算没有意识形态的干扰,以“经济中国”为主轴的中国国家形象,也将面临难题。胡百精解释说:“众所周知,经济发展属于硬实力建设范畴,是国内外进行资源占有、机会拼抢的结果,归根到底服务、服从于国家利益。中国在经济腾飞基础上的崛起,必然促成全球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再造。‘中国威胁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炮制出来的。”
胡百精分析说,“尽管我们对这些论调可以展开种种辩护、回击,譬如在‘崛起’之前加上‘和平’字样,但始终无法跳出一个悖论:以作为硬实力的经济话语,主导作为软实力的国家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