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避战火远迁台湾
1948年,战乱之际。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的儿子李光谟回忆,当时战事对国民党很不利,“他们步步退缩。”那时,李济在“中央研究院”工作,他的知识分子朋友圈里已经传言南京危急,要把故宫博物院等处的文物搬移,“只是具体运到哪儿,还一时没有决定,后来觉得大陆哪个地方都不安全,所以觉得应该运到台湾去。”
反对声也有。“他们认为文物不应该这么折腾。我父亲觉得战争与文物势不两立,应该搬到安全的地方。”李光谟说。
迁台的决定最终还是下达了。1948年11月10日,兼任故宫博物院理事长的翁文灏邀集常务理事朱家骅、王世杰、傅斯年、李济、徐森玉等,以谈话会的方式密议,商定选择故宫精品,以600箱为范围先运到台湾,而以参加伦敦艺展的80箱为主。
对于文物迁台,李济曾在与朋友交谈中表明了他的心迹:“很多人反对文物搬迁,有人劝我不要跟着船走,怕危险,我也很矛盾。但我第一考虑的是保护文物,只要文物是安全的,去哪个地方无所谓。”
1948年12月22日,“中研院史语所”由南京直迁台湾,全部图书、仪器、标本共装了上千箱,连同故宫、“中博”的重要文物一并船运。那时许多文物刚从大后方运回南京,还来不及开箱,又要搬到台湾。
连同毛公鼎在内的文物,以及李济等人共同登上了国民党海军军舰“中鼎号”。李光谟清楚地记得,船是登陆艇,并不太大,不过船舱内有较大的空地放文物。“中鼎号”载运了故宫博物院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212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20箱、“中央图书馆”60箱,以及“国民政府外交部”重要档案60箱,共计772箱。所有的文物装在木头箱子里,“各个单位都有老技工,他们用好几层油纸包裹文物,甚至还考虑到从高处摔下不被弄坏。”
1948年12月26日,中鼎号抵达台湾基隆港。随后,这些文物又被运到台中,暂时放在铁路库房中。
对这段历史,纪录片《故宫》总导演周兵颇有感慨:“那时去台湾的很多专家,觉得在台湾呆不了几个月就会回大陆,结果几十年终老在台湾了。当年很匆忙,很多人都没来得及跟自己的老母亲话别,随随便便拿了点东西就去了台湾,想着几个月后就能把文物重新带回北京故宫,没想到一去几十年。”
毛公鼎成永不更换的展品
毛公鼎在内的三批文物运台后,除“国民政府外交部”文件存于台北,“中研院”文物暂存台湾新竹县的杨梅,其他文物皆转到台中糖厂仓库储放,并重新编箱编定《存台文物清册》。此后,当时的“中央博物院”所藏的毛公鼎等与北平故宫博物院运抵台湾文物,构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主要部分。
1950年初,毛公鼎被运到台中糖厂,只呆了一年多的时间,由于没有更多的库房,文物不能展览,也没有办法保护,文物专家们又找到了台中的雾峰乡北沟村。除了“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的文物还留在杨梅以外,其余所有的文物全部从台中糖厂运到了雾峰,在这个地方呆了十多年,一个临时机构“台北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也成立了。
1957年春天,北沟库房的西边空地上盖起了一座小规模的陈列室,毛公鼎又开始落户在这个占地仅有6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新家。此地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前身。
1965年台北故宫正式落成,毛公鼎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台北故宫建立时就已经考虑了现代化的展陈条件,由于毛公鼎对湿度特别敏感,所以毛公鼎陈列处特别考虑了湿度,而温度一般控制在20多度左右,”丁孟指出。
由于毛公鼎铭文解读容易,学界对毛公鼎的研究主要放在断代上。丁孟表示,毛公鼎铭文上只记载了“王”,但具体是哪个王,学界对此经过一番研究。最初,有说法提出是周厉王,不过后来越来越多考证支持是西周晚期宣王时期所制,这也成了主流说法。
当然,毛公鼎的传奇也不仅限于学界。为了让普通民众对毛公鼎有更多认识,台北故宫于2005年制作的形象宣传片中,就将毛公鼎以更为现代的方式介绍给普通民众。
C14、C15版采写本报记者李健亚
本文感谢以下受访者:丁孟(故宫博物院青铜器研究专家)、李光谟(中国人民大学离休教师,考古学家李济之子)、周兵(纪录片《故宫》总导演)、刘庆功(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本文图片及部分资料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九州文化传播中心、良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良友纪录片网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