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07年11月10日,《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沙家滨》中的阿庆嫂、《红灯记》中的李铁梅等40年前广泛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革命样板戏剧照在北京798艺术区全面展出。 中新社发 郑雄增 摄
资料图:香港普艺拍卖公司二零零六年九月十六日拍卖部分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工艺品。日前该公司对新闻界展示部分像章﹑陶瓷制品﹑壁毯﹑及一些有毛主席画像的工艺品﹐其中一组“革命样板戏”彩绘人物工艺瓷盘令人关注。--《白毛女》。 中新社发 宋吉河 摄
1978年冬天,(北京市)海淀区前进电影院放映员陈胜民偷偷地把英子带到了三层狭窄的放映室。他用这种方式和女朋友约会。在看过近百场免费电影之后,英子嫁给了当时风光无限的电影放映员。
2002年,陈胜民和英子再一次走进了电影院。大专毕业的儿子用第一个月的部分工资,请他们到当时北京最先进的影院之一的华星影城,看了一部美国大片。
观影高潮
陈胜民偷偷地把英子带到了三层狭窄的放映室,挑了最左边的一个放映窗口,搬来了凳子,对她说:“这就是你的专座啦。”接着,他装好拷贝,点燃了碳精棒,开动了老式的电影放映机。30年后,陈胜民还记得那场《追捕》——每次换拷贝后,他借着昏暗的灯光,总能看见英子凑在小小的放映窗口前那张聚精会神的脸。
那是1978年的冬天,24岁的海淀区前进电影院放映员陈胜民就是用这种方式和女朋友英子约会。每次“约会”完,陈胜民总会带着英子去附近的饭店要两碗面,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喊“加鸡蛋、加肉丝”。在看过近百场免费电影之后,英子拒绝了长相、身材、学历都比陈胜民好的另外几名追求者,嫁给了当时风光无限的电影放映员。
1976年文革结束之后,禁锢了十年的群众文化生活骤然间得到解放,被封存的几百部中外影片陆续重新上映,电影院再度火爆起来。一票难求使得电影院职工成了香馍馍,每个月的几张招待票都能够让陈胜民换到当时紧缺的肉票、粮票、油票。
“那会儿新拍的片子还没出来,只能挑原来的放映,什么《平原游击队》、《白毛女》、《英雄儿女》,还有苏联的《安娜·卡列尼娜》,每场都爆满。样板戏也放,观众也不少,不过没有老电影那么多。”陈胜民还记得,1976年冬天重放老片《洪湖赤卫队》,800多人把放映厅坐得满满的,音乐响起时,全场跟着合唱“洪湖水,浪打浪”。虽然天气寒冷,放映厅里连暖气都没有,但观众们都激动得满脸通红、直冒大汗。
那几年是陈胜民最为忙碌的一段时光。每天8点上班,有时候碰上晚上加映,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回家。陈胜民说,当时北京几乎就没什么娱乐,加上大批知青陆续返城,每天全市各个电影院门前都人山人海。“大家也不挑,只要是部电影,上座率就至少五成,到了晚上和周日肯定是每场满座,有时还在过道加座儿。每逢节假日,附近的机关、工厂都排着队包场,甚至《台风》这样的科教片也看得过瘾。”让陈胜民记忆深刻的是,1978年重放平反的戏曲电影《红楼梦》时,他凌晨刚下夜班,售票处已经有不少人排队等着天亮买票了。
从1978年开始,大量文革后制作或引进的新电影涌现,将中国电影推上了一个巅峰。虽然1979年生产的影片只有50多部,但中国大陆电影的观众人次达到了279亿,平均每天有7000万次的观众看电影,创造了中国电影至今为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纪录,同时也为世界电影史创造了一个奇迹。
“文革十年的文化压抑过于沉重,因此在文革后全民需要一种宣泄和释放,电影成了一个最适合的载体。”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中国电影史专家陈山分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