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遭洪灾袭击,这些地区的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也未能幸免,遭受了重大损失。
今年6月下旬以来,安徽省普降大暴雨,皖南山区山洪爆发,淮河流域降雨量最大,出现了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强降雨和洪水使安徽省沿淮、淮北及皖南等大部分地区受到严重危害,相关地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据初步统计,该省共有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余处市、县级文保单位受灾,总损失超过3000万元。
在安徽省受灾的15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中,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受灾较严重, 皇城午门城台正在维修的东观城墙倒塌30余米,西观墙体出现大裂缝,亟待抢修加固。西华门城台渗漏严重,雨水直接由顶部夯土券顶渗漏,城墙多处胀裂。皇陵神道石像浸泡时间过长,突遇高温风化严重,外金水桥桥面被冲毁,桥墩歪斜成危桥,环陵路有近1500米浸泡在水中达3天,损坏路面2400平方米,围墙南侧和西侧琉璃瓦被冲坏长达500米,因水造成危墙300米。寿县古城墙现有2800米长的城墙浸泡在水中,泊岸被冲毁近20米,东门和北门渗漏十分严重,东门已封闭。此外,六安市独山革命旧址、安丰塘孙公祠屋面和碑廊等多处文物单位,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近段时间,重庆遭受了115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灾害,山洪和泥石流频发,大量文物设施设备受到重创,全市共有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7个文博单位受灾,直接损失3600多万元。7月17日上午10时许,在经受了瓢泼大雨数小时的冲击后,重庆歌乐山泥石流倾泻而下,渣滓洞、白公馆又遭受了毁灭性的重创,被迫闭馆。
由于这次暴雨灾害持续时间长,袭击面广,重庆各区县文物单位频频告急。合川钓鱼城遗址多处城墙因山体位移而坍塌,墙体开裂,上山道路交通阻断;大足宝顶山摩崖造像文物区排水管网、沟渠损毁,千手观音等受保护建筑渗漏水严重;云阳张桓侯庙瓦面出现多处漏雨,结义楼、助风亭、望云轩等古建筑内遭受雨水浸湿,至使彩绘脱落,木结构霉变;奉节白帝城南面靠长江海拔190米至200米处出现了200平方米见方的滑坡,墙体出现裂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出现多处渗水。
湖北省文物受损情况也比较严重,全省有多个县市的文物因洪灾受损。其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荆门市、襄樊市和阳新县等地受灾情况比较严重。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襄阳古城墙墙体有3处裂缝,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荆州古城墙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利川大水井古建筑群李氏庄园、湘鄂西革命旧址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京山八字门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司令部驻地旧址等处房屋坍塌;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钟祥文峰塔,由于大雨造成山体滑坡致塔体倾斜,有坍塌的危险。
灾情发生后,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并积极部署灾后重建工作。安徽省文物局一方面深入到受灾一线调研、指导文物抗灾,一方面及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切实做好文物的抢救、保护工作,并及时统计上报受灾情况。重庆市委、市政府对各地文物受灾情况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了抗灾救灾工作。重庆市委书记汪洋亲临重灾单位指挥救灾。社会各界积极捐资支援受灾文物单位灾后复建。截至7月24日,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等重点文保单位已获各界捐款1400多万元。日前,国家文物局派出的工作组已抵达重庆,帮助开展受灾文物抢救工作,力争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刘修兵 刘聪 郭道荣 戴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