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上,河北有16人上榜。
在某种程度上,这16人是延续古老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绝血脉,他们身上兼具着双重“生命”,保护好他们并助其“开枝散叶”,也就等于保住了许多濒于消逝的民间文化。
1、“保人”迫在眉睫
看着手上这份16人的“入选名单”,第一感觉就一个字———“老”:耿村民间故事传承人靳景祥79岁、靳正新80岁;沙河藤牌阵传承人胡道正80岁;蔚县剪纸传承人周兆明72岁;衡水内画传承人王习三69岁;吴桥杂技传承人王保合63岁……让人不由生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感。
“正因为传承人年龄普遍较大,‘保人’才更迫在眉睫!”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说。
“十年前这种感觉还不明显,但是现在,我真怕来不及……”袁学骏至今记得,十年前,他陪同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耿村民间故事的传承人之一靳正新,当时就已70岁的老人向记者“诉苦”,说光靠在赶集日卖自留地种的那点儿韭菜,过得艰难,自己已经感到记忆力不如从前,怕再这样下去,身体衰败得快,肚子里的故事恐怕就要带进棺材了。
当时袁学骏还批评老人,不该把这些“不紧要”的事对记者说,但是现在看来,老人的顾虑是很现实的。
在“故事村”,前后共有220个人讲过故事,其中有“民间故事家”称号的67人,但从1987年至今,他们中已有13人相继过世了。而且,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许多“故事家”的生活都很简朴,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平时基本吃不到什么营养品,一旦得病更不舍得花钱医治,一般就是找村医拿点药,或者干脆硬撑。
前不久,村里一位女故事家侯果果摔折了胯,就一直躺在床上,恐怕一年之内都讲不了故事了。采访中,“故事篓子”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一个想法:希望政府能给传承人一些“实质性”帮助。
“只有保证传承人健康长寿,才有可能把文化损失降到最低。”袁学骏介绍说,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此次申报代表性传承人时,没有报村里年龄最大(89岁)的那位故事家,因为他是退休干部,自己有工资和医保。
而靳正新和靳景祥入选,不仅因为他们一个是目前故事“存量”最多的人,一个是讲故事、编故事技巧最高的人,还因为前者一直只靠卖韭菜的微薄收入糊口,眼看年龄越来越大,就快干不动农活了,而后者心脏不好,“病已经来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传承人生活困窘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肢体、语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不易走向市场实现经济效益,因而执着坚守的老传承人们大多清贫。
虽然,目前国家向“非遗”传承人发放补助金的细则尚未出台,但关于“补助以何种形式下发”的问题已引发争论。因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体性拥有的,并非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里,虽然定下了传承人,但一旦只给一个人发钱,就有可能会破坏群体的关系。
前车之鉴是,南方一个以刺绣闻名的村子,政府给了其中一位较出色的女传承人2000元的补助,但两天后那位妇女便将钱如数退还,因为拿到钱以后,村子里的其他妇女都不理她了。
袁学骏赞同以群体资助的方式去保护传承人。“这样既能维护集体的和谐,也减轻传承人的后顾之忧,增加他们的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