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3日在亚洲协会纽约总部发表演讲,她表示,美中两国保持积极的合作关系十分重要,这符合双方的利益。 中新社发 李静 摄
中新网2月20日电 美国《侨报》当地时间19日发表社论说,希拉里访华会如何表现?可以预料的是,中国人将看到一个身段柔软的“铁娘子”。形势比人强,美中之间的现实利益需要希拉里的柔软姿态。中美之间的相互需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迫切,这么不可或缺。特别是在严峻的经济危机面前,“同舟共济”不是取决于哪个人的喜恶,而是生存的必然要求。在全球经济的动荡之中,也使北京站在新的机遇面前,有机会提高国际话语权,使得美中关系朝着更平等、更互利的方向发展。
社论摘录如下:
15年前,希拉里•克林顿第一次访问中国;20日,她又将故地重游。15年间,希拉里从昔日的美国第一夫人,摇身变为美国新任国务卿。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第一执行人,希拉里对华立场、姿态有何变化? 对于美中两国的互动模式又有何种影响?
对于这位世人瞩目的国务卿,中国人的心情是复杂的。犹记得,1995年,希拉里第一次访华,她作为美国代表团名誉团长到北京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当时希拉里在大会上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女婴保护等问题进行了一番无端指责,发表完演讲就走了,根本不愿意听取中方的解释,给中国人留下了“铁娘子”的深刻印象。那次访问也被称作“指责之旅”。
这一次,中国有理由期待希拉里会亲自来修正她以前留下的形象。这不仅是希拉里个人这些年来的历练、成熟,也是由于奥巴马政府所面临的内政外交抉择,更是由美中关系的大局所决定的。
奥巴马在外交领域是与“布什主义”决裂,回归多边主义,用副总统拜登的话说就是:我们将接触,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希拉里在出任国务卿的听证会上,也明确提出“巧实力”(Smart power)的外交方针,强调以外交(而非武力)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先锋;她承诺将奉行“既不冲动也不太注重意识形态的”外交政策;并将亚洲之行定位为“倾听之旅”。
希拉里在参加总统竞选期间就曾在《外交》杂志上撰文声称,“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将是本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2月13日,希拉里在纽约美国亚洲协会总部的演讲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熟悉,也透露出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解决当下全球金融危机的思路:“中国有句成语,叫同舟共济,在今天,这将继续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希拉里以“倾听”的姿态访问中国,对于中美之间的互动格局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几乎每次美国总统换届,中美关系都要经历一次降温。但这一次,奥巴马在上任伊始就因财长盖特纳惹出的汇率风波致电胡锦涛,明确表示,“对美中两国而言,没有比两国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
可以预期,在美中这一次对话中,中国的声音将会被更仔细地听取。不管是作为利益攸关者也好,还是同舟共济也好,中国的关切与利益,美国必须认真地对待。这不是坐地起价,而是美国通过一系列危机意识到,不听取别人的声音,最终的代价是要自己付的。而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模式,在美国经济和华尔街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时刻,也更加显现出其价值。
当然,希拉里在金融危机和朝核等问题上寻求北京的关键支持外,也会提及诸如人权、环保等敏感问题。希拉里从来都是“人权”的积极鼓吹者,也曾呼吁布什不要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这里面有希拉里的政治理念,更有其实际利益。在布什政府任内最后三年内,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几乎是中美外交的全部——该项目由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主导,而前国务卿赖斯主导的战略对话机制几乎被淹没。
希拉里作为国务卿,对于如此重要的美中关系,当然不愿意大权旁落。强调经济对话之外的全面对话,就是夺回主导权努力的一部分,并不令人意外。对此,中国也应会处之泰然。
希拉里此行会如何表现?可以预料的是,中国人将看到一个身段柔软的“铁娘子”。形势比人强,美中之间的现实利益需要希拉里的柔软姿态。中美之间的相互需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迫切,这么不可或缺。特别是在严峻的经济危机面前,“同舟共济”不是取决于哪个人的喜恶,而是生存的必然要求。在全球经济的动荡之中,也使北京站在新的机遇面前,有机会提高国际话语权,使得美中关系朝着更平等、更互利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