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民族传承性。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所以他同样有自己绚丽多彩得服饰文化。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觉乃藏族文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被认为是藏族文化的“活化石”,作为觉乃藏族文化的载体――觉乃藏族服饰更是倍受人们的关注。“觉乃”系藏语,汉译音是“卓尼”,据《丹珠尔经纲目卓尼历史如意宝鬓》和《安多政教史》记载:1254年(藏历第四绕迥木虎年),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被忽必烈诏请,在赴京途经卓尼时,见到两棵奇特的马尾松,便将寺址(禅定寺)选在这里。当地藏族称马尾松为“召相”,此后寺院和地名因此而得名 ,“卓尼”是“召相”之变音。现在卓尼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份。
觉乃藏族先民主要是在吐蕃强盛时期从西藏派到甘南地区戍边的部落(藏族人以“部落”为生产、生活、作战单位)。觉乃藏族服饰是吐蕃宫庭服饰,由于卓尼藏族长期远离吐蕃腹地而居住在卓尼地区,经时代衍变形成了独特的觉乃藏族服饰(又称“三格毛”),它不仅在安多藏区,甚至在泛藏区显示了尊贵和华丽。
觉乃藏族男女服饰差异很大,相对而言,男子服饰要简练得多。他们上身常穿黑色大襟高领布袄短褂,分夏冬两种,藏语称“古身子”,俗称“棉主腰儿”。短袄褂子下摆用系腰(红色绸、布带或羊毛腰带)系于臀部,系扣打在臀后,留出1尺多的结头,垂于臀部,走路时随着身姿摇摆,有一种飘逸的美感。他们下身着黑色或深蓝色长裤,头戴狐皮帽子或礼帽,足蹬“连把腰子”鞋,显得英武剽悍。
觉乃藏族妇女服饰当中数头饰最为复杂,觉乃藏族妇女头饰是“拉”的头饰,“拉”是天上的神,能护佑人类。觉乃藏族妇女的头发都辫成三根粗大的长辫子,发辫上配一串银币状的银饰品(藏语称“阿珑”),上面刻着十二生肖或藏八宝图案,不但有装饰的作用,还有护身符的意义。在脖胫后方的发辫上亦配挂一个直径10厘米左右的银盘,银盘正中镶嵌一颗珊瑚珠玑。头顶佩戴由珊瑚斑玛珠串接而成的帽状头饰品(藏语称“徐如斑玛”)。耳朵上佩带银制的,由多颗宝石层叠的耳坠,美观大方。觉乃藏族妇女佩戴的帽子最讲究的是造型别致的“沙茹”帽,沙茹帽呈圆形似球冠状,前额稍上处平开10个小半圆连续锯齿形图案,每格齿尖缝缀1颗红色小珊瑚或银珠,两边各垂1束黑色长缨穗,坠在胸前左右,帽子后脑勺处饰长燕尾状飘带(藏语称“叉采”)。另外,还有黑、红、蓝相间的锥型帽(俗称“烟筒帽”),四耳简状的“窝窝帽”,毡帽等。
觉乃藏族妇女穿着取色则是藏族人民情有独钟的黑、红、蓝、绿、青,尤其是大胆的红绿搭配,取得非常明快、和谐、强烈的色彩效果。上身着形似满族旗袍的两开气长袍(藏语称“阿勒”),外套一件短小精悍的小马甲(藏语称“库都”),腰间束一条锦绣宽带子。脚穿“连把腰子”鞋。从整体造型看,服饰结构合理严谨、线条流畅、高挑紧凑、搭配恰当、艳美动人,恰当的表现了女性美,形成了自己独特、自成体系的服饰风格。不可思议的是,在这里颠覆了色彩搭配的禁忌,把世人难以搭配的颜色运用的统一和谐,达到了难以想象的效果。也许这正是藏族人不世俗、不拘泥的性格特征的表现。
万变不离其宗,同一个民族有共同的民族审美观,由于历史、环境、气候等原因,觉乃藏族服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离不开藏族特征和藏族风格。作为藏族服饰的一个支系,觉乃藏族服饰至今还保留了西藏农区藏族服饰的特点。
搞源:藏人文化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