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广东商人称霸上海还能多久?
当机遇女神又一次青睐上海,黄浦江两岸被推上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时候,1992年,自我感觉开始恢复良好的“阿拉”开始发问:广东人究竟还能称霸上海商界多久?并非“上海沙文主义”,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认识,上海、上海人不应该输给广东和广东人,尤其是在自家门口。
但是,“阿拉”还是“痛苦”地看到:虽然上海开始满街金碧辉煌,但是,最大的“剩余价值”还是为广东人获得,虽然夜上海霓虹闪烁,但是,“阿拉”只有偶尔公吃揩油或者到夜总会探望正在侍候广东人的女友或妹妹的资格。
来自上海各大宾馆的信息:以HOTEL(宾馆)为据点大战上海商界的广东人有增无减。同时,从广东禁娼专项斗争第一线结束的消息表明:在珠江三角洲的宾馆里,长包客房从事卖淫活动的“上海鸡”并没明显减少。……
这是1992年上海人的印象和感觉。讲到底,是经济权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广东人称霸上海商界的日子究竟还有多久?
带着这个凝重的问题,当时,我采访了一些商界的朋友。
“上海人如果走不出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思维定势,那么,在市场搏击中上海人向广东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的现象就不会改变。就拿今年初开始称霸上海滩的那种广东产‘XX珍珠茶’而言,上海中药行业对珍珠深度加工技术早就掌握了,但就是没人去搞,当然,这里有体制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思维定势。广东人的这种珍珠茶没几个月就轰炸上海滩了,但上海人还在试验室里不停地摇着试管。这试管里摇得出1年几个亿吗?”上海先锋中药店经理郑少平感叹地说。
“计划经济对上海人的印象太深了,凡事都得请示汇报翻本本,哪里还有时间去抠钱。在我们广东人看来,上海真遍地是黄金啊!我随便出一个点子都能赚钱,上海朋友不相信。前几天,我当着他们的面抄了一则‘收购广告’,几十个字,请他们送到《新民晚报》,就100来元广告费,结果,有100多个上海人来联系,我花了大约2万元收购了70多套国有企业库存闲置的各种精密仪器,还有进口的呢!托运到广东装修一番,净赚了3万元。你说上海人能这样干吗?”这是一位在上海从事游戏机买卖的广东人的“自白”。
“什么叫商战?商战就像战争一样,要扩大战果,稳定阵脚,就必须拉出去主动出击,光靠守在家门口总是被动的。九十年代的商战绝对是开放型的。你拉得越远,取胜的可能性就越大。会不会有这么一天,上海几百家‘老字号’忽啦啦地拉到广州沙面、深圳罗湖风风光光地开出广东分号?至少,我有这种打算。”上海“老字号”培罗蒙西服公司总经理金建华说。
“如今,上海的政策和广东相差已不太大,广东人的优势确实在减少,但是,我们并不太担心,因为上海人捧了几十年铁饭碗所养成的惰性并不会因为政策的优化而立即消失。据我了解,上海人走出上海到我们广东经商的还很少很少。被政策养娇了的上海人怎么可能像我们这种没有吃过一天大锅饭的广东人无畏无惧、能曲能伸呢?你们上海人会厚着脸皮几个小时缠着客户陪笑脸吗?能几天几夜坐在敞篷卡车上风餐露宿押运货物吗?……狗洞不会钻,龙门跳不了!”这是广东惠州一位在上海做“进口时装”生意的小广东的话,他曾经在已经谢幕的上海市百一店“世界名品城”中创造过一周销售额88万元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