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首届“十大新粤商”新鲜出炉,学界与企业界关于“新粤商”精神讨论推向高潮
新粤商厚积薄发改写中国经济版图
“第三届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专题报道
在昨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上,随着主办方评选出首届“十大新粤商”,学界与企业界关于“新粤商”精神的讨论被推向高潮。
缘何要提出“新粤商”?
新粤商,“新”在何处?对于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广东来说,其应有之义是什么?
作为广东改革开放历程的亲历者,广东省原省长、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瑞华认为,新粤商中心点不是漂亮的语言,而应该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企业信誉。
到底什么是粤商?“在广东出生的,在世界各地发展的就可以称之为粤商。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在广东发展的商人,他以前不是广东人,但是在广东发展也可以称之为粤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光明如此理解粤商。
在决策上善于变通、精于筹划;在行动上敢为人先;在经营上务实沉着……亦有学者如此评价新粤商之“新”。
一个个话题跃然而出。
曾几何时,“务实”、“通达”、“包容”等词语,成为粤商精神最好的描述,也成为对中国商人智慧的概括。开改革开放风气之先,重商精神被无限激发的广东人,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长的奇迹,最终铸就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超10%的经济大省,中国经济版图也因此而改写。
粤商的兴起,推动着广东的产业结构从“珠江水、广东粮”,到“岭南服、粤家电”,再到今天的“IT簇群、汽车基地”,物流、咨询等服务业更是方兴未艾。在人们看来,粤商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借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不仅在市场化经济大潮中挣得盆满钵满,更是“借鸡生蛋”学技术、学管理、学资本运作;
然而在受到称道的同时,粤商却也被诟病为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文化认同……
瞬息万变的全球竞争环境、日益凸显的资源瓶颈及可持续发展压力、追求和谐发展的目标……这些都是摆在粤商面前的严峻挑战。“过去的粤商,更多的是中国打开大门后,在国内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现在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汇率等一系列条件的改变,不再像以前一样靠勤劳苦干就能挣钱了,必须以新的思维来应对。”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点。
可喜的是,中兴、华为等一大批代表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活力四射,已经开始成为新粤商精神发展延伸最好的印证,并产生出极大的示范效应。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传承“务实”、“通达”等传统精神的同时,更具“创新”意识和“长远”眼光,更会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尤其是人才拿来为己所用。
新粤商,不仅仅是地域的概念、更是文化的概念、创新的概念。
金融业的平安、招商银行;地产的万科、合生创展;家电制造业的TCL、美的、格兰仕、格力……如今活跃在珠三角的新粤商方阵中的这些企业,俱已被视为国内竞争性产业领域企业集团的标杆。
与此同时,数量占99%的广东中小企业的“生态群落”里,还有大量“隐形冠军”。那是一些在各自行业里占有极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在这里你可能找不到企业明星,举目所见却是卧虎藏龙。在中国最富庶的珠江三角洲沃土上,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中小企业集群大放异彩。
人们常说:粤商是沉默的商帮。在沉默无语中,新粤商方阵正在加紧集结,一个坚强有力的商业军团在整装出发——新粤商,将会给明天的中国带来什么呢?
广东省原省长、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瑞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