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十七大开幕 胡锦涛作报告(摘要) 年经济增速超10% 开幕式实录 -“嫦娥一号”初定10月22日-25日期间发射 -沪指收盘报6092.06点 尚福林:中国股市正呈现经济"晴雨表"作用 -中国医改方案将以"公益性质"为核心展开 中医影响医学模式转变 -天价大米揭示中国高端农产品市场潜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良好 -高盛:9月CPI料涨6.3% 年内或再加息27个基点 央行今发50亿央票 -中外能源企业纷抢滩 煤层气商业化提速 山西煤企开拓非煤产业 -保监会打破企业年金业务地域限制 过去五年保险业年均增长16% -中国人民大学将申请设立国学学位 北京不再办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中国拟贴息支持先进技术进口 名录将公布 "中国制造"充斥进口展
苏商这一幕:蜕变与沉浮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1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江阴模式” 另一种力量的生成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界对苏商的评价并不高。

“苏商更多的是依靠政府,经常会被政府的意见左右,而浙商会先考虑市场,即使政府不同意也会冲破体制限制,而后再谋求政府转变政策。”苏州大学商学院孙永正教授对本报记者说。

“之前苏商的路子大多是单打独斗,宁愿自己吃掉一只狗,也不愿联合起来吃掉一头牛。”江苏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对浙商赞赏有加,“浙商,四海为家、积极进取,一个浙商跑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阔新市场,很多浙商就会一涌而入,把当地的市场慢慢占领。”

如今这种现象正在悄然改变。一个名为“江苏投资联盟”的组织在2005年出现,始作俑者是来自江阴利安达集团董事长黄丽泰。这个组织里,有祝义才、周海江、严介和、蒋锡培(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等知名企业家。

“当初也没想太多,就是想大家聚在一起赚钱。”黄丽泰对记者说,“在江阴,合作赚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黄丽泰轻描淡写地说。

上世纪90年代,与苏州、无锡选择外资进入的“打工经济”不同,江阴开始大量从上海引进设备和资金,承接了纺织、钢铁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举奠定了如今的工业基础。

说到现在的苏南,说到江阴与苏州、昆山的比较,江阴市市委书记王伟成依然掩饰不住他的自豪感,“江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明显多于苏州和昆山,民族工业实力明显强于后者。”

时下,在江阴已经上市或即将挂牌的公司中,不乏国内颇有知名度和经营实力的企业,如华西村、法尔胜、凯诺科技、四环生物、江苏阳光、澄星股份、双良集团等22家上市公司,它们支撑起了证券市场上带有传奇色彩的“江阴板块”的大半天下。而当一个县级市拥有22家上市公司,也就创造了一个区域经济的资本运作范本。

黄丽泰背后的支持力量是江阴青年商会,这是江阴青年企业家的联盟,在这里众多的年轻商人变成成熟的商人,小企业变成大企业。

“十年前,我连耐克鞋都买不起。”32岁的江阴润华集团董事长严海滨对本报记者说,而如今他的资产已达数亿元,公司旗下分为服装、医药、房地产、塑胶四大产业。

而今在江阴像严海滨这样的青年企业家甚多,他们的年龄大多在30岁到40岁之间,从90年代末开始奋斗,如今功成名就,这些人如今已是江阴商业新势力。

“江阴的路子其实是传统产业+上市公司,企业发展创新去上市,又依靠上市筹来的资金发展企业,这对江苏民企业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模式对苏商的参考意义重大。”俞文勤对本报记者说。

“如今在世界各国,有江阴人的地方,就有江阴青年商会的分会,所有的江阴企业都会受到帮助和款待。”江阴市青年商会副秘书长周东对本报记者说,在他看来,这种抱团思维在江阴已经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苏商群体。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苏商发展与苏商国际化
富豪苏商的第一桶金掘自何处
苏商善审时度势 精细作业的经商智慧称雄商界
浙商Vs苏商 产业与资本谁执牛耳?
图片新闻:
长春规划中国最大汽车产业基地 汽车业年产值将达3千亿
黄种人个人基因图谱开价999.9万元 40%将捐助健康事业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聚焦中共十七大/ 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 直击中国各地房价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