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十七大开幕 胡锦涛作报告(摘要) 年经济增速超10% 开幕式实录 -“嫦娥一号”初定10月22日-25日期间发射 -沪指收盘报6092.06点 尚福林:中国股市正呈现经济"晴雨表"作用 -中国医改方案将以"公益性质"为核心展开 中医影响医学模式转变 -天价大米揭示中国高端农产品市场潜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良好 -高盛:9月CPI料涨6.3% 年内或再加息27个基点 央行今发50亿央票 -中外能源企业纷抢滩 煤层气商业化提速 山西煤企开拓非煤产业 -保监会打破企业年金业务地域限制 过去五年保险业年均增长16% -中国人民大学将申请设立国学学位 北京不再办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中国拟贴息支持先进技术进口 名录将公布 "中国制造"充斥进口展
苏商发展与苏商国际化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1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苏商有着悠久的历史,苏商传承着永远奋发的精神。苏商作为一个企业家群体,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中,奋力开拓,大胆创新,务实苦干,创造了骄人业绩,赢得了世人的尊敬。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态势,苏商需要不断发展,苏商需要不断提升,主动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保持持久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实现新的跨越。

一、苏商发展新进展

自2004年8月首届苏商高层论坛活动开展以来,苏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江苏广大企业家为丰富“苏商”内涵作出了积极贡献,苏商形象得到了全面提升,苏商品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

(一)苏商实力日益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与浙商、粤商相比,苏商发展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苏南、苏中地区。目前,江苏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家群体,这部分企业家正是苏商的主体。截止2005年6月底,全省私营个体企业累计达到214.8万户,总量继续居全国第一,注册资本6817.9亿元,比2004年底增长17.2%。

江苏大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和素质,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一大批新兴企业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流通企业如苏宁、苏果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遍及全国。沙钢集团、常州黑牡丹集团等在同行中的影响和实力都有了长足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上半年全省私营个体经济投资1125.51亿元,增长7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0.2%。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913.3亿元,增长27.2%,增幅在各类工业企业中最高, 并呈现加快态势。民营企业出口47.13亿美元,增长82.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6%。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数目、投资额分别占全省境外投资的70%左右和80%左右。私营个体经济上交税金同比增长33.6%,高于全省税收增幅6.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的较快发展,反映了苏商整体实力的提升,本土经济发展取得了实效,标志着江苏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正在逐步发展壮大。调查显示,75.1%  的苏商都呈盈利状态,亏损企业仅占样本的10.1%,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苏商整体的敏锐眼光和对企业卓有成效的管理。

(二)苏商形象全面提升。

苏商作为一个企业家群体,经过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沉淀和洗礼,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竞相发展的实践和市场竞争的磨炼,崇尚实业、诚信经营、精细沉稳、报答社会成为其鲜明特征,展现出积极良好的形象,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乐于合作的对象。 苏商深受人文风尚的影响,注重教育,提升修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苏商在众多商派中最具特色的标识之一。苏商的年龄分布比较平均,各个年龄段所占比例大致相等,表明苏商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良好的梯队,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调查表明,45.54%的苏商均认可“文化层次高”是江苏企业家最突出的优点之一,数据显示约50%的苏商具有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而中专、高中以下学历者总计仅有14.0%,这既是对自古以来苏商浓厚的文化教育背景的传承,也为新时期苏商迈向更高层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苏商发展不断创新。

创新是苏商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从思维的创新到制度的创新,从技术的创新到组织的创新,从产品的创新到管理的创新,从经营模式的创新到资本运作创新等等,苏商把创新落实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苏商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的新江苏精神,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竞合,以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涌现出一大批创新的典型企业。江苏远东集团、江苏雨润集团、南京一德实业、江苏红豆实业、江苏月星家具集团、江阴利安达六家企业组成投资联盟,建立了董事长定期交流制度。家居大鳄百安居和五星电器握手合作,联手推出“集成家装”新概念,欲将国际上流行的“一站式消费”的全新装璜概念深入南京的千家万户。红豆集团中高级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建伟幕墙、联通实业、海达集团3家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双良集团围绕中央空调自主研发,获得95项专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系列创新活动,使苏商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当然,苏商自身还存在一些弱点和不足,团结协作不够,资本集聚不快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苏商的发展步伐。现在“苏商”已经是一个响亮的品牌,对世界而言,它的品牌形象是一个强势群体,是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更是优秀的合作伙伴。

二、苏商国际化新路径

发展,是苏商永恒的主题。迈上新的平台,在更高层次获得更快发展,是苏商应对激烈竞争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迅速推进,跨国公司的触角已渗入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苏商要在新经济浪潮中抢占先机,必须奋发图强,顺势而为, 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更宽、更广、更高的平台上参与竞争合作。

江苏的国际化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二位,利用外资居全国第一位,因此江苏的国际化已经具备很好的基础。但进出口和利用外资仅仅是国际化的起点,这两个方面的优势说明江苏国际化拥有好的基础。而真正的国际化就是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要融入整个国际经济体系,这才是国际化的真正内涵。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后,江苏的企业一定要以全球化的眼光、国际化的视野来组织企业的发展,提高经营层次,真正打造全球的品牌。根据国际经验,苏商国际化的进程,要突出从产品市场、资源配置、资本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开发五个方面选择好发展的路径。

(一)产品市场国际化。

进出口商品是最直接的国际化,为此, 必须加快进出口结构的调整,提升产品市场国际化水平。江苏经济外向型程度较高, 200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708.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91.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46.7%,进口依存度为44.4%。2005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稳居全国第二位,进出口增幅均列沿海省市的第一名。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进出口数量大并不意味着国际化程度高、国际竞争能力强,江苏对外贸易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出口方面,我省企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口产品的结构水平偏低,工业制成品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近年来比重上升较快的机电产品也大多数属于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性工业制成品,产品附加值低,核心竞争力不强,贴牌生产所占比重大,贸易利润少。二是企业研发和营销能力比较弱,往往掌握不了产品的核心技术,货物贸易发展比较快,但服务贸易发展却比较慢。就其深层次分析,主要原因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网络,所以出口商品受到了很多的制约,特别是最近国际上的贸易摩擦使我们切实感受到严峻的挑战。进口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贸易顺差过大,进口总量偏小;就进口商品结构而言,初级产品进口增长加快,高科技生产设备进口比重不高,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发展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需要,却进一步固化了制成品低档次的生产结构。

为此,苏商要提升产品市场国际化水平:(1)加快打造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这一方面江苏有的企业做得很好,比如镇江的江奎公司,其DVD产品在美国市场占了较大的份额,同时还打入了欧洲市场,取得了比较大的份额,它的成功经验主要就是打造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苏商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两个关键,开拓创新,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2)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集中力量对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针对性地细分消费群体,形成富有特色、差别化的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机电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改变“卖苦力”、“卖资源”的被动局面。(3)加快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知识产权。围绕产业结构升级,把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作为重点,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升我省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竞争能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集约化水平。(4)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转化发达国家对我出口产品进行限制的出口压力,保持自身产业的延续发展;建立国际化的营销网络,规避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增强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5)把后WTO时代压力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动力。WTO把省内、国内、国际的市场融为一体,江苏企业直接与国际跨国公司同场竞技,竞争压力很大。我们现在和跨国公司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要辨证地认识压力和挑战,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赢得发展机遇的过程,要坚定信心,勇于竞争,善于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

(二)资源配置国际化。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据预测, 这种高速发展的势头还将保持十多年。经济发展造成了资源消耗的急剧攀升,2003年中国石油、钢铁、煤炭和水泥的消费分别占全球消费的7%、25%、30%和50%。 而我国人均资源保有量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2、1/10、1/20和3/5,自有资源难以承载经济发展的需要。江苏是经济大省、资源小省,煤炭储量、石油储量和铁矿石储量分别仅占全国的0.77%、0.95%和1.66%,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80%的一次性能源要从省外输入;而且能源消耗总量逐年递增, 2003年能耗总量达到1.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1%,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6个百分点。目前我们的资源配置范围主要局限于国内,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不断凸显。从长远来看,仅靠国内资源供给将严重制约发展空间,必须加快推进资源国际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满足发展的需要。

全球化和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企业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苏商要运用这两种利器,破解资源紧张的难题。 (1)扩大资源的配置半径。最近国家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候,有一个大体的设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源主要从国际上获得,中部和西部资源主要靠自己开发。江苏企业应顺应这一整体要求,重新分割企业的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资源,力求每个环节都实现成本最低、效率最优。 我省的沙钢今年产量将突破1000万吨,列宝钢、鞍钢、武钢之后,已成为我国第四大钢厂。沙钢从2003年起就开始考察国际矿山公司,并与武钢、马钢、唐钢等三大钢厂一起,与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投资合营矿山,每年获得250万吨的铁矿石资源。除此之外,沙钢同时还与澳大利亚哈默斯利、巴西CVRD等矿山公司建立了供需合作关系,每年提供沙钢矿石资源500万吨以上,保证了资源的稳定供应。 今年,国外对我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进行了大幅度提价,沙钢因建立了海外矿石基地而减少了不利影响。(2)加强对多种资源的整合能力。从全球的视角来重新设计、组织和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可通过分解包括产品设计、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在内的企业价值链,使之与国外的优势资源合作对接,整合再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形成企业广域的价值网络。这既是一个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也是国内国外资源优势互补,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比如,今后生铁、钢坯等初级产品的生产基地可以放到国外,利用国外的资源、能源进行初级产品加工,再到省内进行深加工,精深加工,使企业走上生产高附加值、高增值的产品的捷径。 (3)利用信息网络等新技术。实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整合,必须有信息网络等新技术作支撑,苏商要利用这些强大的技术,使企业的组织形态扁平化、网络化,构建借用跨国的经营网络和产业链,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网络优势,如企业商务电子化就是现实的有效选择。

(三)科技创新国际化。

江苏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制造能力突出,但企业研发设计能力普遍不足, 总体较弱,与国际化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历史客观形成的差距外,还存在着一些主观原因,一是投入不足,世界前500强平均科技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10%,而我国前500强企业不足2%,江苏企业情况也大体如此;二是基础不牢,科学技术是“人脑”工程,必须依托于大量的高精尖人才群,我省与跨国公司相比,人力资源基础还有较大差距;三是体制不活,科技创新运作机制滞后,高校科研和企业运用脱节严重,不少企业局限于关起门来自己搞老套套,没有利用周边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

要实现科技的国际化,就必须创新思维,调整思路,用国际化的理念重新审视和促进科技创新。(1)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对于国内欠缺而国外成熟的技术设备,可奉行“拿来主义”,节约研发时间和资金,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消化吸收,尽快掌握核心技术,为我所用。沙钢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直接引进英国、德国等地的成套设备,保持了在国内乃至国际钢铁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要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互动,采用挂靠、委托开发、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促进科技成果流动配置,使科技成果最大、最快、最好地运用到生产中来。(2)发挥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江苏是外资企业大省,但绝大多数外资企业是两头在外,只把生产制造基地放在江苏。各地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外资企业把研发中心向当地转移。本土企业要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学习对接,利用外资企业的研发平台和技术人才, 带动本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我省企业,特别是汽车、机电等行业的企业,要抓住机遇,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引用对方成熟技术, 实现共同发展。(3)在国际平台上加强科技研发。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来开拓科技需求,摆脱模仿、跟学的状况,迅速进入国际科技高端。可以采用委托国外企业研发、并购国外科技企业、和国外企业进行联合科技开发等多种形式,利用国际的智力资源,直接参与国际先进科技领域的开发与合作。如无锡一汽柴油机厂与奥地利一家钢厂联合开发研制高端柴油机,技术上具有国际领先性,知识产权联合共享,迅速增强了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四)资本利用国际化。

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化进程中的较高形式,通过资本的纽带,能实现人才、技术、市场等其他资源的融合,对企业国际化的带动力最为显著。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发达,衍生产品众多。利用资本跨国界、跨行业整合资源,已成为跨国公司寻求快速发展的不二法门。江苏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在企业资本国际化方面,我们还刚刚起步,必须加强研究,加快探索,把国际资本和江苏实业衔接起来,拉动企业实现跨越发展。

苏商要加快资本利用国际化,拓宽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形式:(1)吸纳外资合营。苏商要面向全球,多渠道吸纳国际资本,放大企业实业经营上的优势,实现裂变式发展。苏商在吸纳外资合资合作的同时,要注重多方位学习借鉴,融合外方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迅速提升自己综合竞争能力。(2)积极到境外上市。现在我省到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是走在前列的,但规模还比较小,今后要大规模地到境外上市。企业应积极研究境外上市路径,争取境外上市融资,特别是中小企业到香港和新加坡资本市场融资,成功先例很多,可进行学习借鉴,实现更多企业境外上市。(3)利用国际风险资本。我省高科技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要积极与国际风险投资机构接洽,争取风险融资,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4)加快“走出去”步伐。实力较强的苏商要积极研究“走出去”,进行资本输出,到国外投资自己的贸易企业、加工企业,规避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在“走出去”的形式上,既可以选择直接投资,更要注重以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借壳发展。相对直接投资而言,并购一个理想的企业,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和机会成本,节约投资时间,还可以获取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销售渠道。浙江的万向集团,主产品是汽车万向节,原来通过美国的进口代理公司和福特、通用等公司配套,后来万向集团逐渐将代理公司收购,控制了万向节在美国的销售渠道,进而控制了美国的万向节市场。

(五)人才开发国际化。

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国际化最终是人才的国际化。要营造国际化的企业,就一定要有国际化的人才,只有用了国际化的人才,才能达到国际水平。江苏是教育大省、人才大省,在发展一般制造业的过程中,似乎并不缺乏人才。但如果把眼光放到国际化的视野里,和跨国公司相比,江苏明显缺乏高精尖端人才,特别是缺乏具备全球视野、开拓思维的领军企业家,缺乏精通国际市场运作规则的中介服务商,缺乏掌握前沿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缺乏通晓先进管理经验的专业化管理团队,这些都制约着我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步伐。

提升人才国际化开发水平,尤为重要和迫切。(1)营造良好的环境。要重视信息环境建设,为高级人才的信息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一流的信息网络交流设施和渠道,实现与世界最前沿、最高端信息的实时沟通。通过事业留人,为人才创造充分发挥才智的硬性和软性条件;通过待遇留人,建立体现人才价值、灵活有效的激励性薪酬机制;通过感情留人,营造宽松舒适、富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2)多方引进人才。聘请高级专家学者担任企业发展顾问,吸引优秀的高层次的海外留学人员到企业工作。创新用人理念,柔性引进人才,不求人所在,但求才为我所用,千方百计扩大苏商发展的“智力库”。(3)培养提升现有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交流活动,组织后备人才进行系统学习和知识更新,选拔优秀人才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跨国企业进行学习培训,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家队伍是人才国际化的关键。我省企业国际化进程的瓶颈在于经营者素质的制约,必须用国际化的眼光来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水平。要大力培养“三宽”型企业家,即眼界宽,思路宽,心胸宽。眼界宽就是要有国际眼光,思路宽要有全球思路,心胸宽要能用各种人才,只有这样,苏商创新才能达到高端。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为了使苏商国际化能够走出一条新的路径。今年5月份,在省发改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江苏企业海外规划协会,作为国家在江苏的分会,致力于帮助苏商到国外去投资。最近,省发改委还将组织开展千名苏商海外培训计划,通过到国外培训,使苏商接受全球化思维熏陶,更加熟知国际市场运行规则,着力培养秉承传统、更重创新、思维开拓、知识全面的新一代苏商群体,带领江苏企业更快更好地走好国际化道路。

江苏人文荟萃,商风淳厚,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奋发、诚信的苏商精英,这既是传承历史的宝贵财富,又是开拓未来的中坚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立足江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加快推进苏商国际化进程,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广大苏商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让苏商和江苏共辉煌!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浙商Vs苏商 产业与资本谁执牛耳?
龙游商帮和南浔商帮的衰落
中国商帮史海纵横及创富秘诀
游牧中国 新商帮谋求跨区域话语权
徽商:中国明清时期最杰出的商帮
商帮:大陆财富新阶层的崛起
首届中国九大商帮最具成长性企业大型评选研讨会
寻找本土生存通道 五大新商帮改变中国经济版图
图片新闻:
长春规划中国最大汽车产业基地 汽车业年产值将达3千亿
黄种人个人基因图谱开价999.9万元 40%将捐助健康事业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聚焦中共十七大/ 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 直击中国各地房价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