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
我们想再谈一下你们的新书《对话:中国模式》,这本书充满了令人激动人心的见解。你们对这本书的评估是什么?
2010-04-27 17:54:09
- 奈斯比特:
事实上我们不是最适合评论这个的。你知道说到“评估“,是由市场和未来的读者来决定的。我们很高兴与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先生在这本书上进行合作。我们非常喜欢这本书,我们准备这本书用了很长时间,大概12年的时间。我们写作这本书时感到很愉快,这是一种享受。我们希望读这本书的读者也感到很愉快。
2010-04-27 17:54:25
- 中国网:
夫人想说点什么吗?
2010-04-27 17:54:42
- 奈斯比特:
没有了,我完全同意。
2010-04-27 17:55:01
- 中国网:
您认不认为为自己对中国模式的分析和评价有些复杂或者需要在将来需要加以改进?
2010-04-27 17:55:16
- 奈斯比特:
这只是一个开始。
2010-04-27 17:55:29
- 奈斯比特夫人:
这是一个过程。
2010-04-27 17:55:43
- 奈斯比特:
这是一个过程。
2010-04-27 17:55:54
- 奈斯比特夫人:
我认为一方面中国模式在发展,我们的见解也在发展。你了解一个东西越多,时间越长,你的经验也就越丰富,你获得的知识也就更完善。第一步是看到中国不仅是在其系统里正在发生改变,而且还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系统。所以这是我们思路的突破点。和《中国大趋势》主要关注美国不同的是,这本书关注中国整个系统内正在发生的变化。
2010-04-27 17:56:05
- 奈斯比特:
我们认为在这个新的社会经济系统下,或者你说是在中国模式下,这个过程现在只进行了30%或者三分之一,这确实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就像在跨越一条河,去看中国人民怎么生活的,去看各个地方。所以我们不知道河水流向哪里,方向是很明确了,但是我们不知道细节。所以我们走过这三分之一的路程后,会继续完成下面的旅程,跨过这座河,到达河的那边。
2010-04-27 17:56:25
- 中国网:
我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上海世博会的。我想这不是你们第一次来上海了。
2010-04-27 17:56:47
- 奈斯比特:
不是的,来上海很多次了。
2010-04-27 17:57:01
- 中国网:
能告诉我们一下你们对上海的印象吗?
2010-04-27 17:57:13
- 奈斯比特:
上海还是上海世博会?
2010-04-27 17:57:34
- 中国网:
先是对上海的印象。
2010-04-27 17:57:45
- 奈斯比特:
绝大部分西方人,特别是从没去过中国的西方人,他们坐飞机来到上海后,是完全的目瞪口呆。他们只是大叫“哇哦!我从来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我没法相信这样的城市在这里!”等等这样高度的赞叹。你知道西方人完全没有或者没有接近那种适合的感知,到底上海的外观是什么样的。但是更重要一方面是上海的活力。我们前面谈到的上海人民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希望和对将来的期许。上海人对发生的变化机遇和对更好的未来的希望感到欢欣鼓舞等等,这些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很重要的。上海美丽的外观是令人感到惊奇的。你可以把这点与人民积极的活力相结合,这就是上海。看着这些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未来很多年,我们还会继续关注上海。
2010-04-27 17:58:08
- 中国网:
夫人的看法呢?
2010-04-27 17:58:34
- 奈斯比特夫人:
我们第一次一起来上海时,是2000年。我记得从那时起,我们总是住在同一个饭店。当你往窗外看时,你能看到景物的变化。你知道当你三个月后再来时,景物已经不同了。这是很棒的,因为这是这座城市充满活力和变化的表现。关键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好,人民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有时候,人们想更快地改善生活,但是每件事情都需要时间的。看到这些,真的感觉很好。
2010-04-27 17:58:45
- 中国网:
上海世博会就要开幕了,能不能告诉我们你们对上海世博会的期待是什么?
2010-04-27 17:59:17
- 奈斯比特:
我记得我1970年去过日本大阪世博会。之前,我已经去过日本很多次了,我感到很感兴趣的是,也是我希望在这届世博会上能看到的是,当时日本经济正在腾飞向上。我们注意到,最好的展览是日本馆的展览。几乎所有日本乡村的人都千山万水去了大阪,因为他们想看到日本是怎么和其他国家竞争的,他们的看法是日本当然是最棒的,这让人感到很惊异。我们这届世博会中国会怎么展示自己,但是我猜,中国也会像日本那样展示自己。中国不仅是一个应答者,同样上海也不仅仅是对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应答者,而可能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明星。
2010-04-27 17: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