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农业部解读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要点 -中国会根据形势变化决定何时造航母 细谈军费预算增幅下降  -实时报道:农业部解读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 -15部委共商土地管理 抑制房价铁了心 沪深跌10% 燕郊恐遭恶炒 -我国筹建高铁网:伦敦到北京仅48小时 中国股市走向双核蝶变期 -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遭疑 GDP含金量排名 或禁公款买储值卡 -"毒奶粉"重入市场将问责监管部门 高校设立低碳经济等本科专业 -成品油或恢复涨价步伐 气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有望两会后出台 -"天宫一号"明年升空 女航天员或入主 中国心大飞机量产须十年 -收入分配碰硬攻坚 或调高个税起征点 免征额或可调至3000元
首页>>2010年全国两会>>两会实录
部委官员解读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实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3 月 1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 解振华:

    但是,作为各国的政府来说,因为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长远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应该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应该主动采取一些科学的措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我同意刚才汪主任的观点。

    2010-03-10 16:04:52

  • 解振华:

    温室气体的增加造成了气候变暖,主要的责任是发达国家在过去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发展中国家是受害者。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内近100年气候观测的结果是,我们变暖的趋势和全球是一样的,大体上升高了1.1度,极端天气事件在明显增加,这一点大家都是能体会到的。

    2010-03-10 16:05:02

  • 解振华:

    从灾害的情况看,现在是涝的地方越来越涝,旱的地方越来越旱,气候变暖造成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小岛国、非洲国家,现在荒漠化的速度在加快,海平面上升对他们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应该说发展中国家是最大的受害者,我们应该面对这个现实,大家能够采取合作的态度,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来积极地采取措施。谢谢!

    2010-03-10 16:06:26

  • 中国日报记者:

    谢谢主持人。这个问题提给解主任,有人认为对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应该实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三可”制度,并且应该写入法律,您对这个有什么评论?在去年的哥本哈根大会中,温总理表示中国将改变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工作上有什么安排?谢谢。

    2010-03-10 16:06:39

  • 解振华:

    我国的气候变暖表现在几个方面:我们的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在加大,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在加重,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强化,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灾害在加剧。从长远看,气候变化可能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2010-03-10 16:07:35

  • 解振华: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得到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的行动应该接受“三可”,就是你得到的资金和技术究竟做没做,做得怎么样,进行“三可”我认为是合理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用自己的钱办自己家的事情,按规定是可以不接受“三可”,有些发达国家提出,发展中国家自主减排的行动也要接受国际的核查,我们提出这是主权问题。第一,我们不接受核查,我们自主行动不接受核查。第二,变相地核查,我们也不接受,但是为了使整个的谈判能够往前走一步,考虑到全球的利益,我们还是采取了灵活的态度,我们提出对各国自主采取的行动,在不侵犯我们主权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接受对国内的行动进行国际磋商和分析,并不是侵入性的核查,最后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2010-03-10 16:10:45

  • 解振华:

    实际上在哥本哈根会议谈判中,或者是今年的谈判当中还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核查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应该首先讨论它有一个尺度和标准,标准是巴厘行动计划里对核查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也是根据公约的要求,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指标完成情况和提供资金技术的情况必须要进行国际核查,也就是你讲的“三可”。

    2010-03-10 16:10:54

  • 解振华:

    应该说,这是我们为气候变化的谈判作出的贡献,推动了整个谈判,而不至于在这个问题上停滞不前,往前推动了一步。其实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公开透明的。2007年我们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中完全公布了对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中提出的所有措施,我们做了哪些、有什么效果,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全都公布了。

    2010-03-10 16:11:06

  • 解振华:

    今后,我们按照这次谈判中取得的共识,会通过国家信息通报的形式,每两年向国际社会公布中国采取减缓行动、采取政策措施和取得效果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根据国际上“三可”的指南——这个指南我们还要继续谈判,根据这个指南在国内我们要自己进行统计、监测、考核,然后把结果向国际社会公布,也愿意和其他各个国家就这个问题进行磋商、分析、对话、合作、交流。谢谢!

    2010-03-10 16:11:26

  • 汪光焘:

    我再补充一下解主任向大家介绍的情况,“三可”问题,在我参加的议会间论坛的协商过程中,也是经常被讨论的一个问题。这里我想强调,我们执行公约、议定书、巴厘线路图,区别附件1国家和非附件1国家是一个基本要求,如果把附件1国家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混在一起谈,本身不是公约、巴厘线路图所要求的。

    2010-03-10 16:11:36

  • 汪光焘:

    就像解主任刚才讲的,发达国家接受“三可”是应该的,因为他们200年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有了整个空间的80%,现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要解决贫困、要发展,是生存、发展排放,但我们要注意到发展中减少排放,而生存排放是必然的。这时候两者怎么处理?中国带了一个好头,自觉地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和目标。但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自觉的减少、控制排放的国家要被“三可”,而一些应当承诺减排,也已经承诺减排的国家,却仍然在增加碳排放,我认为应当重点对这些国家执行 “三可”。

    2010-03-10 16:16:38

  • 汪光焘:

    我这里讲一个事实,在以往谈判和各种公布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发达国家真正执行公约、巴厘路线图一系列决策中确定的排放目标的仅仅是少数欧洲国家,有的国家的较少排放起步并非是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开始,起步是在70年代后期的能源危机,现在它确实达到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没有完成承诺的减排指标,所以实际上应该这样讲,中国是自觉减排,应当有自己监督自己的机制。

    2010-03-10 16:28:05

  • 汪光焘:

    像刚才张部长讲的,我们2007年开始对没有承诺排放任务指标的所有行政领导追究行政责任,这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要有公开的透明度,我认为也是应该的,但不能用”三可”的方法来解决。

    2010-03-10 16:30:43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十一五"节能减排决战年 谁为节能中国做出贡献
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主张开发新能源以实现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面对新挑战 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突出
我国确定2010年工业节能减排四大重点工作
经济日报:节能减排需看产业 重点产业各有侧重
国家科技奖呈现六大亮点 节能减排技术大量获奖
节能减排:国内最大烧结机脱硫装置投入使用
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二十佳市长出炉(名单)
财政部着手准备开征环境税 加大对节能减排领域支持力度
中国节能减排存在三大障碍 "碳券"将突破融资难题
中国节能减排政策质变:从能源强度到碳强度
洛阳将建成国内最大节能减排装备产业示范基地
图片新闻:
80岁以上老人可享统一津贴 托老所将普及(图)
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发布 中国10港口上榜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