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衰退危险
林毅夫指出,此次金融危机最先发生在美国,但也影响到其他发达国家,后者也未能逃脱类似命运。
金融危机将首先造成发达国家的信贷紧缩。林毅夫分析,由于金融监管没有跟上,人们对金融机构到底有多大风险搞不清楚。当有一两家机构破产时,大家对所有金融机构都产生了怀疑,信心大减,于是信贷紧缩,投资放慢。其次,房地产泡沫破灭后,股市猛跌,受财富缩水效应影响,人们开始过穷日子。
“发达国家将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衰退期,”林毅夫说。
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促进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他最关心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金融危机不仅会导致全球经济放缓,还会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危机,”他说。
具体而言,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影响出口会急剧减少,同时也将面临投资资金紧缺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还可能产生“危机的第二轮效应”。林毅夫解释,发展中国家前期的经济增长与投资有关,现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未完成项目因缺钱可能变成“半拉子工程”,已完成项目可能变成过剩产能。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银行呆坏账的增加。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对这场危机的当务之急,是防止金融部门崩溃,政府应以果断、迅速、全面的方式防止银行部门垮台。同时,要通过放松银根、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进行反周期操作,努力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对中国经济形势,林毅夫表示审慎乐观。他说,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三道防线;一是充足的外汇储备,二是仍实行资本管制,三是财政收入比较高,有能力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中国如果能够维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将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林毅夫说。
危机五点启示
反思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林毅夫认为,全球的经济管理者可以获得五个启示:
第一,货币政策要考虑是否将稳定资产价格纳入调控视野。经济危机的发生,往往与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破灭有关。过去人们认为泡沫是市场行为导致的,不用管,但现在看来不行。除稳定一般物价之外,货币当局的目标是否还应包含稳定资产价格,应该仔细权衡。
第二,金融监管应与金融创新齐头并进。此次危机的发生,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风潮相关。创新有创新的好处,但问题是对创新的风险认识严重不足。未来应一方面鼓励金融创新,一方面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缺一不可。
第三,对全球性危机的反应必须是系统的、全面的、坚决的和合作的。9月初美国让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是一个很大失误,因为人们不知道政府会不会救其他金融机构,于是就会把钱抽出来,结果造成更多金融机构发生危机。
第四,全球金融问题要以具有创造性的新的多边方案来解决。危机暴露了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国际社会需要坐下来讨论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国际机构也可能要改组。
第五,防止金融危机演化为“人的生存发展危机”。金融危机令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那些国家中的低收入人群,经济增速下滑可能给他们带来“生存发展危机”。
《市场报》 (2008-11-03 第0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