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林毅夫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京发表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讲,他指出,导致此次危机发生的原因,也正是前些年推动全球经济繁荣的源泉。这场危机将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林毅夫于5月底赴美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此番是他首次回国。24日晚,林毅夫在国家行政学院为北大国际MBA学员作了题为《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演讲,报告了他在此次金融危机“震中”的一线观察与若干思考。
“福兮,祸之所伏”
林毅夫提醒,此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全球经济刚经历了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繁荣期:2002至2007年,无论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都出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为什么发达国家能够快速增长?林毅夫认为既有“远因”,也有“近因”。其中,“远因”是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的主流,金融业管制放松,金融创新活跃。
“近因”有二:一是“9·11”后美国大幅提高国防安全开支,增发货币,流动性猛增;二是“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避免经济衰退放松了货币政策,强力刺激房地产消费。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可用资金数量,拉动投资和消费,令经济出现荣景。
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有力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加,加之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出现投资高潮,连带消费升温,这样,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出现了持续增长。
然而,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不断提高的脆弱性,潜伏着危机。林毅夫说,这些暗藏的危机包括:美国房地产价格以非可持续性的两位数上涨;美国的“双赤字”越来越大;金融创新的衍生品进一步放大风险。
“这就像老子所说的那样,‘福兮,祸之所伏’,”林毅夫说,“终于有一天,令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变成了导致危机发生的原因。”
他分析说,美国刺激房地产消费的政策给经济带来繁荣,但也累积了泡沫,而泡沫没有不破灭的,这就出现了美国次级抵押市场危机。金融创新非但没能分散和抑制风险,反而加重了风险,使次贷危机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一场国际金融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