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文:
这是最权威的发布,最权威的调查。去年我们也做了气象服务调查,特别是奥运会期间和特奥会期间也做了调查,分别是93%和96%的满意度。看来我们服务能力和水平还要不断地提高。公众的满意度达到100%,这是我们的期望。
下面请记者提问。
2009-11-02 15:09:43
农民日报记者:
昨天的大雪经过人工增雪后,达到这样的强度,是不是我们事先能够预料到的?以后像这种情况,有这么强度的降雪、降雨,能否及时与交通部门,如机场等加强沟通?
2009-11-02 15:09:56
于新文 :
人工增雪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次大雪主要是由天气系统突然加强造成的。按照专家意见,主要是回流天气,也就是海上水气输入,造成北京局部地区的大雪天气。
2009-11-02 15:26:56
陈振林:
我补充一下,北京市政府预案体系建设比较完善,在这个体系里,每次预警到有重要的灾害天气发生时,各部门都会及时联动起来。比如昨天北京市政府根据天气预报采取措施,及时启动供暖、环卫、交通等部门都提早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这是一场好雪,对缓解北京地区干旱很有利,这次人工增雪也是为了解决干旱的问题。
2009-11-02 15:28:01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现在甲流是属于高暴发期,有些专家指出,甲流盛行一般是在气温10摄氏度以上、多雨的天气。请问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哪些地区会出现这样的天气情况?
2009-11-02 15:28:22
陈振林:
甲流确实跟天气条件有一定关系,气象部门与卫生部门有联动机制,对于流感也有一些研究。也有专家认为气温低更利于甲流暴发,但是没有定论。
为防患于未然,包括这次寒流过程,我们与卫生部门保持会商、联动,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气温剧烈起伏变化,对于体弱多病的人群来说,对疾病抵抗力肯定会下降,这时候要及时保暖,以防流感。今后随着冬季到来,气象部门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及时发布提示预警信息。
2009-11-02 15:28:50
记者:
在实施人工增雪之前,气象部门提前预报的降雪量是多少?而实际降雪量是多少?人工增雪的量有多少?
2009-11-02 15:29:13
陈振林:
人工增雪的检验机制是世界性难题,检验作业后到底增加了多少现在无法确定,专家目前也只能通过判断效果、雷达监测等手段估测。从10月31日夜间到11月1日中午,北京地区从10月31日20时开始,随着温度降低,逐步降雪,1日凌晨北京城区出现覆盖面广的首场雪。北京气象局管辖的21个监测台站显示,昨天14时降雪就结束了,全市平均降水量有15.9毫米,对缓解干旱有利。
此次增雪作业在延庆、密云、门头沟等八个高山地区作业点实施作业,北京最大降雨量出现在石景山。哪些是人工做出的贡献,哪些是天然的,无法分开,但是对增加降水量是有帮助的。
2009-11-02 15:37:21
于新文:
刚才问到公众满意度问题,这次调查是最权威、最全面的。我们今后会跟国家统计局形成系列化、标准化满意度的调查。总体来讲,老百姓对天气预报服务满意度还是很高的。
2009-11-02 15:37:51
中国气象频道记者:
我是中国气象频道记者,我们了解到,通过调查统计,公众对于气象部门最大的需求在两个点上,得到这样的信息对于我们以后工作有什么推进和帮助作用?
2009-11-02 15:38:20
陈振林:
调查显示,公众对于气象灾害预警、短期气象事件需求比较大,特别是灾害性预警、防御气象灾害知识需求比较迫切。各个不同年龄段群体、居住在不同地区,对于气象产品也有不同的需求。这次调查结果对于我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改善我们的产品,提高我们的服务非常有帮助。
2009-11-02 15:38:55
于新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9-11-02 15:3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