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寿光:
下面我们请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平研究员做发言。
2009-03-01 10:53:20
李平:
我对报告做三点评价。第一个就是报告的现实意义。刚才的来宾和专家都对这个报告的现实意义做了评价,我想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的金融危机,它的影响仍在扩大,在影响性很难评价的现实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这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这个报告所讲的,工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主导,这个命题是一个规模的问题。但是在整个国家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世界的知识经济的兴起,在我们的发展道路上越来越强调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以及发达国家现实的数据的基础,现实的状况、发展的水平,来评价我们自己的水平。
2009-03-01 10:53:36
李平:
比如我们在出版一系列对现代化评价的报告中就提出,对物质生产在GDP的比重,参加物质劳动的人员占总人员的比重做一个减项来评价工业现代化的过程。我们也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就是要达到60%以上的服务业的比重,这样一个过程对现代化的整个过程形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一直强调怎么来提升服务业等等的过程。工业现代化的问题其实在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工业现代化的问题,比如美国80年代出版的《美国制造从渐次衰落到重振雄蜂》里提到,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它的主体不能依托到工业上,对工业发展的逐渐衰弱提出了很大的质疑,但是在90年代的新经济的兴起掩盖了这个问题。
2009-03-01 10:55:26
李平:
从现在的国际金融危机来看,我们重新看到工业化的重点性和工业现代化的重点性。特别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讲,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重大的外部效应。这样一个工业体系其实是整个国家支撑的基础。中国现在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是我国在重大冲击面前保持稳定,保持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今天我们在金融危机面前明确的提出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命题,确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9-03-01 10:57:06
李平:
第二点,这本书评价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我们看到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确实体现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我们看到三大类七大指标,既包括传统指标,比如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行业集中度、平均生产规模等等,这是传统的指标。我们也看到了体现工业现代化,体现工业发展的指标,包括信息化水平、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也体现了工业的高技术性、信息性等重大的发展趋势。
2009-03-01 10:57:41
李平:
另一方面,它选择的15个重点工业行业和我们现在产业振兴规划的9个行业是基本吻合的。这也反映了我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选择行业的科学性,它代表了我们国家整个工业的发展水平。
2009-03-01 10:58:03
李平:
第三点,从探讨的结论来讲,也具有很好的说服力和可靠性。比如在结论中谈到到2004年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整个区间落在了全国工业化和全国现代化之间,这样的判断和理论上的研究与我们整个的发展过程确实相吻合,这个判断对整个国家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再比如对工业现状的认识提出了四方面的问题,像劳动生产率低,特别是15亿的大国,这样的大国怎么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这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命题。包括我们的自主创新问题、产业集中度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四大问题是集中的、准确的判断整个工业的现状。
2009-03-01 10:58:26
李平:
我想至于提出以后继续改进的问题,一个就是现代化的问题,要对工业现代化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样在整个指标的选择上才有更好的理论基础支撑。第二就是在指标的选择上,我们讲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工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缺乏核心技术的问题,怎么在指标的体现上能够判断出核心竞争力的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在这项指标的设计上还可以进行更多的研究,来体现至关重要的我们对中国工业所存在的基本问题。
谢谢。
2009-03-01 10:5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