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的人指出3D电影只是一个壳
63.7%的人不会特意去看3D电影,58.8%的人认为影视作品最重要的元素仍是剧情
2009年无疑是3D电影的元年。3D电影《阿凡达》自1月4日在内地上映以来,几乎击退了所有竞争对手,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也稳居票房榜冠军宝座。在“后阿凡达时代”,众多好莱坞3D大片也迫不及待地要进入中国市场。今年即将上映的电影中,《爱丽丝梦游仙境》、《怪物史瑞克4》、《玩具总动员3》、《哈利·波特》续集等国外电影都将以3D版本发行。
不过对于这场3D电影热,众多中国观众显得较为理性。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2008人进行的调查显示,63.7%的人指出,不会特意去看3D电影,“要视电影内容本身质量而定”;仅三成人(29.8%)明确表示“会因3D而看”。
目前,《阿凡达》的内地票房已超过12亿元。同样以3D为噱头的《闪电狗》、《冰川时代3》、《飞屋环游记》等影片,在2009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也获得佳绩。
受访者坦言,追3D电影就是因为“视觉效果逼真、震撼”(83.6%)。有25.9%的人将“视觉效果”列为电影最重要的元素。
“这让我想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电影界活跃的‘道格玛电影’,如《黑暗中的舞者》。”“80后”影评人刘勇说,在1995年,一群丹麦的年轻导演自发成立了一个组织,并签署《道格玛誓言》。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应遵循一定“信条”,而非经过绚烂包装后的商业片。这些“信条”包括“影片须在实地拍摄,不可搭景或使用道具”,“影片须是彩色的,不接受特别的照明”等。
“但是,世界潮流没那么容易打破。道格玛电影最终在21世纪销声匿迹了。”刘勇认为,对很多人来说,电影更多起到的还是娱乐功能,人们自然很关心电影的视觉效果和给人的直观感受。所以富含高科技的3D电影,正好迎合了人们的口味,也许很快就会取代现在的2D电影。
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3D电影趋势不可逆转,将占中国电影市场半壁江山。据了解,2007年9月,第一部3D影片《地心历险记》在中国上映时,中国仅凭80多块3D银幕就创造了7000万元票房。而《阿凡达》之后,中国拥有近1000块3D银幕,居世界第二,约占全球总数的1/7。
独立电影导演李自强认为,3D时代的到来对中国电影也是一种挑战。“即使拥有一流的硬件基础,也不能让中国一跃成为3D大国。国产3D要想占领3D市场,还需升级‘软件’。”
不久前上映的国内首部3D武打电影《苏乞儿》就处境尴尬。片中14分钟的3D片段分3处散落在110分钟的电影里,被观众认为是“鸡肋”。北京等地影院甚至放弃3D拷贝,改放2D拷贝。而去年的3部国产3D电影《乐火男孩》、《齐天大圣前传》和《麋鹿王》,最终票房也不到500万元。
“3D技术只是一个壳,电影的‘核心竞争力’还在内容上。”李自强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电影更需要一种精神,而非躯壳,“因此,中国不用急于追赶3D的浪潮,让自己迷失方向。”
他说,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国人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精力放在剧本创作中,并琢磨如何将中国人文艺术与哲学思想融入电影,创造出有中国气质的电影。
调查显示,58.8%的人认为,影视作品最重要的元素是“剧情内容是否打动人心”。82.5%的人指出,3D等技术只是表现手法,影片内容的重要性不可取代。
当下,众多国内外电视厂商表示今年将重点发展3D电视。有人预测,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3D显示屏、3D照相机等3D产品。本次调查中,45.2%的人表示,如果有条件会购买3D产品,仅17.6%的人不会考虑。还有37.2%的人表示要“看情况”。
不过,面对业内人士高呼的“立体时代到来”,不少网友心存怀疑。调查中,48.4%的人认为,人们追3D就是图个新鲜。有15.5%的人认为,3D不会成为未来影视作品的主流,“新鲜劲儿一过就不会那么受追捧了”。
记者 肖舒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