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科学家在“2007全国UFO科学论坛”上通报说,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我国专家首次成功破解一起疑似UFO事件的成因,从而将UFO研究引入到科学半定量分析时代。
UFO高度和速度可算出了
在公众眼里,UFO飞得高,跑得快,别说是计算速度,就是估测高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昨日,在UFO科学论坛上,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向大会宣布,他已成功计算出多例UFO飞行的速度和高度。
通过天文演算法,王思潮研究员计算出,1981年7月24日,出现在青海德令哈上空的UFO,飞行高度为650±10公里,运动速度为1.6±0.3公里/秒,比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低;1995年7月26日晚的扇状UFO飞行高度为1460±60公里,飞行速度为0.29±0.05公里/秒,也低于第一宇宙速度。
据王思潮介绍,为了计算出以上两例UFO飞行的高度和速度,他先后选择38份目击报告和26份质量比较高的科学调查,明确了UFO与地面相对应的多个“落点”,再通过距离、夹角和高度之间的关系,用球面天文法,就可以计算出UFO的飞行高度、飞行方向、飞行速度和“星下点”位置,最后得出的参数,再用目击报告进行验证。
UFO事件发生已被成功预报两次
神秘的UFO也能预报?昨日,记者从UFO科学论坛会上获悉,到目前为止,我国科学家已成功预报了两起UFO事件的发生。预测者是云南省天文台UFO研究专家张周生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
1977年7月26日晚上,在云南省天文台工作的张周生和往常一样进行着例行的巡天观察。突然,他看到一个视直径达5度的大型螺旋状发光体从星空缓缓飞过,整个过程历时5分钟。这次漩涡星云的壮观天象(即:螺旋状UFO)吸引了张周生,他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研究。
1980年初,张周生提出了此种螺旋状飞行体的天文成因假设:即该现象是类似彗星的流星体在穿经地球磁场时,其上的等离子体和地球物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天文现象。根据这一理论,1981年6月上旬,张周生预测当年7月24-29日螺旋状飞行体将再度出现。结果7月24日螺旋状飞行体如期出现,其运动特征也与预先设想的极其相符。
无独有偶,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也成功预报过一起UFO事件。王思潮通过对近三十年来重大UFO事件发生时间进行研究后发现,一种螺旋状发光的UFO出现似乎存在一定规律,其中7月26日这一天,我国发生过3起重大UFO事件。
王思潮说,还有一种扇状和环状发光UFO偏爱下半年出现,以5-10月为主,最喜末尾是2、7的年份,于是,2001年4月,他大胆对外界宣布这种UFO现象将会在2002年再次发生。果然,2002年6月30日和8月28日晚,这种神秘发光物先后出现两次。
我国UFO快速观测网将建成
昨日,记者从UFO科学论坛上获悉,我国UFO快速观测网初具雏形,建成后,不仅供网友学习与交流,还能为快速破解UFO不解之谜起到助推作用。
据UFO研究专家介绍,通常情况下,UFO出现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只有很少数能达到几十分钟。科学定量研究UFO,单靠一两个地点的观测报告是不够的。我国拥有数码相机、摄像机和望远镜的人数在不断增长,完全可以鼓励公众参与UFO的观测。
目前我国UFO爱好者主要是依托一些天文网站和论坛进行交流与沟通,如牧夫天文论坛(www.astronomy.com.cn)等。UFO快速观测网筹建负责人表示,此次全国UFO科学论坛一结束,全国UFO研究和爱好者,相互之间联系的通讯名录即可生成,下一步将建专门的UFO网站和论坛。
【现象】
神奇光团状UFO原是错觉
今年6月24日,辽宁省鞍山市的盛先生,乘坐CZ3498次航班从景洪飞往昆明,在飞行途中拍到一神秘光团状UFO的照片。
盛先生所乘航班本该是21时10分起飞,因天气原因推迟了将近一个小时,直到晚上10点多钟,他才登上飞机,由于是夜间飞行,窗外一片漆黑,无法拍照,他只好把事先准备好的相机拿在手中玩耍,突然,飞机左前方不远处有一亮点出现,亮点还随着飞机同时移动,他赶紧取出相机,拍下照片,数码照片上显示的时间是22时55分。
【分析】
飞行安全灯造成假象
晚上11点左右,盛先生到达昆明机场,安顿好之后,立即将照片发送到UFO探索研究中心(上海),该中心专家楼锦洪研究员紧急邀请计算机高手白涛、张云华、陈晓禹等对照片进行鉴定分析,确认是原始照片后,立即展开了研究。
专家初步推测,这个亮斑很有可能是飞机自身发出来的。
专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原始照片进行了过滤,改变照片的不同参数设置后,清楚地看到照片上亮斑上方有一个机翼的“影子”。
最终,专家确定目击者所拍摄到的亮斑是机翼末端飞行安全灯闪光瞬间的情景。从画面也可以看出,拍摄位置在左舷主机翼后面,通过调查盛先生乘坐航班的机型后,专家推测盛先生的座位应是20A座(倒数第三排,左边靠窗)前后,得到盛先生的确认,而事先盛先生并未透露机舱座位号。(作者 柳书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