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廉思:29.27%的蚁族受访者把“平等的工作机会”作为希望政府提供帮助的首选,其次是“住房政策的倾斜”和“平等的户口政策”,其他方面有“医疗政策的倾斜”、“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充分的就业信息”。
“蚁族”正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奋斗’的真正含义。刚毕业的他们面对生活显得捉襟见肘,但是这些能直面现实、接受现实的年轻人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关注他们就是关注中国今后三十年,所以社会应该做的事儿就是让他们看到未来,而不是看不到。
■潘新(厦门大学副教授)
我认为 “蚁族”是时代的产物。因为这一拨大学生正好赶上了高校扩招的持续时间,毕业生成倍地增长,自然导致供过于求的现实。偏偏“船漏又遇顶头风”,一场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的 “就业难”雪上加霜。
身处市场经济这样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应知晓这个铁律,愿赌服输。这是经济时代的人们应有的心态。
不妨再反向思维一下,“蚁族”的出现是否有它的合理性?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当他们满怀希望却迎面遇到重挫,失落感可想而知,思想波动、焦虑等心理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如此一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如何解脱?普遍现实是,大多数的“蚁族”们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在这种情况之下,聚集在一起便成了自然的选择。靠着相互支撑、抱团取暖,他们信息共享、患难与共,编织着城市生存网络。
有人说,“蚁族”作为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群体将会长期存在。假如这个观点成立的话,我更担心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带给我们观念上的冲击。当人们变得无法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可能就会是降低投资教育的意愿和资本,这将是教育最大的隐患。而这也才是“蚁族”问题最可悲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