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一场主题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1978—2009)”的中国经济学家论坛在德国法兰克福玛丽蒂姆酒店举行。这场被称为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1号活动的论坛,引起与会各方高度重视,众多中外名人和专家热议中国发展模式。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致辞中首先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国庆,并认为中国主宾国活动将通过文化交流加强中德和中欧关系。他高度评价了中国与欧盟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认为强大的欧洲不应该把强大的中国当作对手,而应该当作伙伴。施罗德说,“稳定而成功的中国符合欧洲的利益”。他认为,中国实现开放和现代化路线,使得中国成功解决数亿人口脱贫问题。而中国在对外交往上实行和平和谈判解决分歧的务实政策,使得中国在包括台湾问题的许多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经济学家们则从各自的角度解释“中国奇迹”。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的30年间,中国经历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伟大变迁,中国经济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极大地提高了13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并大致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长时期大规模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变迁在世界历史上并不多见,因此被许多中外观察者称之为“中国奇迹”。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菲尔普斯从西方伦理学的基本命题——人类追求幸福出发,阐述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深刻意义,充分肯定了中国自经济改革以来创新的不断涌流,并建议中国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进一步解放创造体制条件。
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以发展经济学的前沿视角分析了中国的成功之道。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战略既纠正了违背比较优势的激进跨越,又避免了东欧一些转轨国家的经济休克。中国依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优势,渐进推动产业升级。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张不同,国家在此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试图总结出基于中国和若干东亚国家发展经验的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参考,并为经济学理论本身做出贡献。他得出的明确结论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可能取得与中国类似的成功”。
60年代就曾作为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过的资深观察家、伦敦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阿塔·侯赛因,既总结和赞扬了中国经济改革的伟大成就,又对中国完成现代化的必要步骤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议。
德国经济学教授何梦笔则以社会心理建构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国人的价值观进行了饶有兴味的独到分析。他说,德国文化学者不无惊异地发现,中国文化具有一种极其独特的长远眼光,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怀着一种乐观精神,而这意味着大胆尝试与创新的勇气。
复旦大学教授史正富从地方政府作为改革主体的角色出发,分析了中国改革的内在逻辑及其独特道路。陈平教授则尖锐地指出许多现有的认识框架都无法恰当地解释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以其充沛的生命力与突破陈规的发展路径,为人类经验作出了贡献,同时向人类的自我认识提出了挑战。(刘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