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三位北京民众在凤凰岭的杏花林中随意小酌,尽享满园春色。 中新社发 富田 摄
4月4日,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上万民众自发到位于震中映秀镇渔子溪的“五一二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祭奠凭吊遇难者,该公墓长眠着数千名地震遇难者。图为四川阿坝州电力公司职工祭奠长眠于此的20多名同事。 中新社发 林永传 摄
中新社苏州四月六日电 题:清明文化pk扫墓经济
中新社记者 韩胜宝
中国第二个清明节小长假在众多商家们的一声叹息中宣告结束,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扫墓祭祀衍发“扫墓经济”继而引发“小黄金周”已难以为续,这本在预料之中。然而,中国各地的扫墓大军仍象潮水般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一浪高过一浪,则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据中国民政部官方消息,四日清明节中国民众祭扫总数超过一点二亿人。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有近三百万人次冒雨祭扫,导致高速公路拥堵,三架直升机兵分三路空中协助排堵;在墓地集中的江南古城苏州,金融危机和阴雨绵绵挡不住百万扫墓大军的步伐,扫墓人数再创历史纪录,同比增加二成,墓区的道路成为伞的海洋,但景区饭店宾馆却留不住扫墓客匆匆的脚步。
为何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了“扫墓经济”而冲击不了扫墓大军?中国民众可以不住宾馆,不吃饭店,不游玩购物,但万万不能不祭扫先贤、先烈、先祖。古人称清明时节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有着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清明节,祭祀扫墓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中华文化精神的传承。在它已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人法定假日的今天,充满孝道美德的清明节祭祖越来越被国人重视,文化味也越来越浓。
没有文化的经济是没有灵魂的,没有文化力支持的经济不可能长期稳定地发展。当“扫墓经济”与“清明文化”发生碰撞时,必然让位于文化。今年清明节,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民众扫墓的热情有增无减,传统习俗与时代内涵兼具的清明新文化正在形成。为亲人擦洗墓碑、点歌、信函、网祭、树祭、草坪祭等成为祭亲新方式。有的地区清明期间用鲜花祭奠的市民约占祭扫人数的八成以上。清明节给小辈讲述长辈们的故事,让孩子铭记家庭亲情,体味传统文化习俗,上好关于生命、亲情、文化的重要一课,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
民俗专家呼吁,不应该过多地从经济角度考虑法定假日,而要好好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来权衡,重视相关节日的文化记忆。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对清明的人文形态的认真解读,有利于民众体验或是感悟那些已渐行渐远的宝贵的传统文脉和民族遗产,这比单纯的扫墓经济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