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这是主火炬被点燃后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廖宇杰摄
新华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任珂)残奥会期间,经营着一家残疾人工厂的程纪勇有了另一个身份——残奥会志愿者。每天,他自己摇着轮椅乘地铁10号线,再转乘奥运专线,到奥林匹克中心区的一个咨询亭上班,解答游人的各种问题。这一路上,他体会到了无障碍带来的便利。
“现在太方便了,以前根本难以想象。”61岁的程纪勇说。由于小儿麻痹症,程纪勇只能依靠轮椅出门。“要知道对于我们残疾人来说,上一步很矮的台阶,好比翻一座大山那么难。”9月6日到17日在北京举行的残疾人奥运会,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残疾人的能力,而残疾人也体会到了走进社会的欣喜。
根据程纪勇的亲身体会,无障碍设施的完善,也只是近三年来的事情。为了办好这届残奥会,北京市近年来投资了超过6亿元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改造。越来越多有阶梯的地方修建了坡道。地铁线路安装了轮椅车和电梯,公共卫生间安装了残疾人专用厕位,人行道基本上都铺设了导盲道。以前残疾人不敢奢望的一些名胜古迹,在经过无障碍改造后,残疾人也能体验到“登上长城当好汉”的滋味。
全中国共有8300多万残疾人。长久以来,这个庞大的群体处于社会的边缘。由于硬件设施的不便利,他们很少在外活动,更不要说出远门。
李红16岁遭遇车祸导致截瘫,现在只能依靠轮椅行动。据她回忆,在二十年前,大街上很少看到残疾人的身影。现在的北京,不管是在繁华的商业街,还是在各个公园,坐着轮椅的残疾人随处可见。
“要让我们残疾人融入社会,硬件设施很重要。”46岁的李红说,“以前完全是恶性循环,我们去哪里都不方便,因此就更不想出去。”现在,李红经常一个人去市场买菜,逛大商场甚至看电影。
改变的远远不只是硬件设施。多年前,残疾人在社会里常常被称作“残废人”,甚至还有“残废军人证”。而如今,“残废”早就被视为歧视性词语被丢弃不用。称呼的变化,象征着文明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