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气荒”为何引发国人关注
近来中国各地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伴随着大雪普降、气温下降,中国的天然气供应在本月出现了紧张,各地频频报出天然气紧缺导致的“气荒”消息。天然气价改无疑令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上涨信号更为明显。
而一条有关“发改委将就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具体方案正在讨论中,讨论完成后会尽快上交国务院批准”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但很快,这条消息在11月19日时得到另一种说法: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表示,天然气改革今年不会出。
对于天然气的短缺,中国的两大天然气供应商——中石油、中石化的解释是:天然气产量、管道输送量已经发挥到最大,甚至已动用了部分储气库的天然气。造成供应紧张的原因是天气变化导致的需求突增。有资料显示,中石油华北地下储气库已提前严重超采。在华北、两湖、西北和华东四大气区联网后,华北地区天然气消耗猛增,也影响了其他地区的天然气供应。
造成这次“气荒”的原因到底何在?中石油中石化有他们的解释,但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连线时坦言,造成此次“气荒”缘于天然气投入不足,解决之道还在于打破垄断,开放市场。
韩晓平表示,造成天然气供应紧张有很多因素,例如气温低、雨雪天气、天然气系统配套不足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投入不足。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此次“气荒”缘于垄断企业借机“逼宫涨价”。
针对厦门大学中国能源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生产商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是“气荒”不可回避的原因。韩晓平对此表示,天然气价格低,中石油等企业在天然气方面的投资意愿不强。但天然气的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定,并不是只有高价才能发展。很多国家天然气市场是多元的竞争,所以现在的气价并不比中国高。在很多国家天然气实际上是能够赚钱的。
韩晓平认为,解决目前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根本出路是尽快“亡羊补牢”,对天然气市场进行改革,开放上中下游市场,打破垄断,让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
可以说,天然气价格的调整此前完全是在没有外国气源情况下制定的,现在按照企业的测算要求,政府又该如何确定其涨幅。毕竟从气价机制上,中国天然气价格由天然气出厂价加管输送费构成,其中出厂价以及管输费均由国家发改委制定。这客观上无法让公众信任其最终的调价幅度。
综上所述,只能说,资源产品价格调整被解读为“普涨”是不无道理的,而有关这些价格调整的听证会即将在各地举行,可以预见,这些听证会上质疑及不满之声也将不可避免。应该说,公众对涨价及“听涨会”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有质疑之声也可以看到,征求意见、开听证会等正是官方在制定政策前态度慎之又慎的表现。
质疑之后,更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有不少学者就建议要引入竞争机制,将这些资源能源的相关行业推向市场,让民间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营造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原因也很简单——只要竞争机制形成,政府同时放开对公共产品的价格管制,让市场决定公共产品价格,涨价与否就是由消费者说了算。秦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