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央行银监会加强人民币收付管理防假币 工行信用卡取消全额罚息 -一月A股涨幅超9% 沪指迎最牛开局 股权激励所得1月7日起征个税 -美候任财长指中国操纵汇率 商务部否认 12月热钱流出250亿美元 -北京住房公积金按月提取 租房者无需证明 外国人购房限制暂停 -统计局进行社会思想动态调查 各阶层对经济形势向好保持高信心 -中小企招失业毕业生最高获200万贷款 直辖市按规定取消落户限制 -毒奶粉逾90%患儿家长受赔偿 港澳台医师内地短期行医规定出台 -假日办旅游局发布春节旅行安全提示 铁路公路准备迎接风雪考验 -中国遭寒潮袭击 部分地区跌至零下30度 强冷空气影响将基本结束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半月遭遇三次索马里海盗袭击 曾保卫美国商船
首页>>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
外国及中国学者文化现代化实证研究概况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1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中国学者的实证研究

中国学者的文化现代化研究,多数是阐释性的或抽象的。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分析,部分具有实证研究的性质。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介绍部分学者的观点,供大家讨论。

李翔海(2002)从哲学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程。他认为: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被迫走上现代化道路以来,历史已走过一个半世纪。对现代性的追求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思想主题;就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而言,现代中国文化走过了一个现代化的价值理想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的过程;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主要成就包括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延续中国文化之民族慧命、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文化具备了现代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思想框架、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迈出了坚实步伐等三个方面;人类文化发展的后现代转向使中国文化面临两难困境的同时亦为其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向21世纪,中国文化必须通过新的综合与新的创造,切实完成既实现价值系统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换又超越西方式现代性的双重任务。

叶南客(2003)分析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递进轨迹。他认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基本同步,肇端于l9世纪50年代,大发展于20世纪末,近一个半世纪的文化变革可用“困惑、冲突、启蒙、探索”加以概括,这期间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划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失败。第二阶段是从甲午战争失败,中经戊戌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的成功。第三阶段自辛亥革命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达到高潮,一直延续到40年代。第四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初到7O年代末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第五个阶段是从文革结束至今。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在发展中重新补课,在文化冲突中重新整合,从而开创现代化新局面的辉煌时期。

郭尚兴(2005)比较了中西文化现代化的轨迹。他认为,西方文化现代化起步于文艺复兴,历经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政治和工业革命,是一个自我蜕变、自我更新的过程;是由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导致对神权的怀疑与否定。这种主体意识激发了人类的独立性和认识自然的冲动,其后果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其进程是顺向的。19世纪,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即由于外部力量的冲击,中国被迫发生了修补式的洋务运动、改良运动,及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这是一个仓促的追求物质文明、然后返回到逐步进行思想解放的逆向过程,且这种思想解放又是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的。这种不同发展轨迹导致了不同后果。在西方,文化现代化是从多方面整体推进的,理性发展相对成熟,自然地激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而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理性发展迟缓失衡,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受到阻碍,乃至辛亥革命后的社会仍然是“假共和真封建”,同时造成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滞后。

许苏民(2006)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程——17世纪中西大分流的历史教训”一文中阐述了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发端于16世纪的观点。他认为,西方学者提出的“冲击一反应”论的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把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近代史看作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其近代化运动的历史。我国的学术研究,需要突破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的“冲击一反应”话语模式。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已具有自身内发原生的近代性思想文化因素。明朝全面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的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可以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l6世纪开始的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进程之所以遭到挫折,是以清代明的历史变局所导致的,它的历史教训在于没有处理好农民问题、民族问题、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关系问题。许苏民在文中介绍了16世纪中国江南发生的深刻变化,以此作为他的观点的历史基础。从江南开始的“天下之势偏重在商”的历史性变化,使“苏州成为国内商业、金融业和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纺织、染色业)的中心”,这已是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事实。它具有以下新的时代特征:一是国有手工业的垄断地位让位于私营手工业工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普遍存在于江南各地。二是农业的高度商品化。出现了很多的专业经济区和农村专业户。三是迅速发展的都市化、城镇化进程。隶属松江府的上海县,迅速崛起而成为“谚号小苏州”的繁华商业都市,集结在上海的商人有数十万人。上海周边诸县,大量村落发展为城镇,拥有两千家以上、有些甚至超过万家的市镇,约二十余座。四是商业资本大量地、持久地转化为手工业产业资本,打破了商业资本向土地回流的传统怪圈。明万历六年(1578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完稿,明万历九年(1581年)朱载堉的《律历融通》、《算学新说》、《律吕精义》等著作问世,这些与近代英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即研究和发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方向。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文献比较多,如《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冯天瑜,杨华,2000)、《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2003)、《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王业兴,2003)、《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汪晖,2008)和《中国文化产业史》(李向民,2006)等。(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 何传启专栏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图片新闻:
08年物价走势遇过山车 09年将进一步走低 面临通缩风险
寒潮横扫中国大部地区 未来3天中东大部将有大风降温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