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股市的单边下跌给上市公司的股权并购带来了许多机会,各类市场主体出于不尽相同的出发点:或为了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或为了增强控制权,或为了防止被收购,趁机展开了并购行动。据统计,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共发生股权并购事件308起,涉及上市公司271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6.92%。
在众多的股权并购热潮中,如火如荼的产业整合尤其引人注目。典型案例有:海螺水泥(600585)先后收购翼东水泥、巢东股份(600318)、同力水泥、华新水泥(600801)、祁连山(600720)水泥和福建水泥(600802)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扩大产业影响力;中金黄金(600489)通过控股子公司收购大股东黄金集团旗下四家金矿公司股权,从根本上解决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美的电器(000527)收购小天鹅,进一步壮大市场占有率、丰富产品线,等等。
在2008年的股权并购中,国有企业表现活跃。据统计,国有上市公司全年累计发生197起股权并购事件,占到证券市场股权并购总次数的近三分之二。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完成了首例以证券为支付手段的换股要约收购——中国东方电气(600875)集团收购东方锅炉。
优化融资工具和融资手段是中国上市公司针对弱市环境在价值经营范畴里作出的又一项市值管理选择。2008年,中国股市低迷,股权融资频频遇冷。有些上市公司原本计划增发股权再融资,但因股价跌破增发价而被迫中止;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增发完成了,但是深深地套住了一批投资者。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为维护市场稳定,对股权融资的审批也日益谨慎。全年ipo上市几乎全面停顿,增发融资方案获批更难。针对这种情况,加上公司债发行市场又很走热,上市公司纷纷选择发债作为再融资的主渠道,以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数据统计结果表明,2008年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再融资达3504.6亿元,远超新股发行、增发(含定向增发)、配股等股权融资方式的融资总额。全年共有48家上市公司的短期融资券上市,筹资规模达543.7亿元;3家上市公司的80亿元企业债上市;16家上市公司的289亿元公司债上市;3家上市公司的80亿中期票据面世;5家公司的77.2亿元可转债发行;11家公司的627.85亿元可分离转债发行。
特点五,新股东文化建设破题。在2008年的弱市里,再融资难度明显加大??下半年甚至几乎暂停,机构投资者大量抛售公司股票,公司市值普遍缩水,但是,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并没有因此而偃旗息鼓,相反,上市公司在继续加强诸如业绩发布会、投资者见面会、网上交流会、分析师座谈会等传统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的同时,开始根据全流通时代的新特点,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思考、认识和践行投资者关系管理。这方面的突出典型是万通地产(600246)。
2008年3月,万通地产董事会讨论通过“万通地产新股东文化建设九条措施”,明确提出要 “实施董秘周接待,总经理月度接待和董事长季度接待的三级投资者网上接待日”、“定期发布公司经营业务业绩快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每年分别开展三次把投资者请进来和主动走出去拜访投资者的‘三进三出’活动”、“革新独立董事的提名方式,邀请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提名公司独立董事的候选人”、“邀请机构投资者列席公司重大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会议”等。将揭示价值、实现价值的功利目的升华成注重和谐、追求共赢的新股东文化,将投资者关系管理发展成新股东文化建设,将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提倡或要求转变成公司的 “自觉意识”与主动行动,万通地产的突破博了舆论和市场的好评,成了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实践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特点六,管理成效初显。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日益增强的市值管理意识和络绎不绝的市值管理举措产生了有目共睹的成效。虽然市场信心难以准确量化,虽然市场涨跌有其内在规律,但下述数据可以折射这一成效: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确定扩内需、促增长的十项措施,决定在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次日,上证指数大涨7.27%,且从那时起证券市场开始独立全球证券市场,率先止跌企稳,底部逐渐提高。截止2008年底,上证指数收盘1820.81点,较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前日的1747.71点上涨4.18%;天音控股和海马股份的股价在回购公告发布当日分别涨停,从发布回购公告到2008年底,天音控股股价上涨23.5%,而同期上证指数却下跌9%,海马股份从发布回购公告到2008年底股价上涨了22.8%,而同期上证指数上涨才5.9%;实施或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一般也都有不俗表现。
三、稚嫩表现突出 不足丞待改进
起步即赶上寒冬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践同样也表现出种种稚嫩特征和不足之处,其主要表现有四:
一是管理行动欠主动。面对市场的单边下跌和市值的急剧缩水,上市公司逆来顺受的有之,怪罪客观原因的有之,采取应对措施的主动性不够强。这一点大小非解禁的应对管理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2008年,大小非解禁被视为推动股指下沉的一个主要成因,但除监管部门出台了规范大小非减持行为的办法以外,上市公司并没有主动展开这方面的市值管理工作。据调查,仅有不到半数的上市公司就大小非解禁与投资者进行过直接沟通。实践证明,针对解禁问题,主动与大小非沟通,主动与公众投资者沟通,向他们揭示公司价值,增强市场对公司发展的信心,是有可能使大小非“不减”、“少减”或“晚减”的,是有可能引进一些新的战略投资者的,也就是说是有可能改善市场的供求预期、甚至供求关系,从而化解解禁对公司市值可能造成的不良冲击的。
二是参与公司欠多。2008年,虽然市场表现出了市值管理意识,并且切实展开了一系列市值管理行动,但是,值得指出的是,真正参与的数量还只是少数。例如,1602家上市公司当中,仅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使用了回购这一市值管理工具;仅有172家公司的股东或管理团队采取了增持行动,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9%;仅有260家公司的大股东作出了延长禁售期的承诺,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6.5%;仅有243家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或意向,占公司总数的15.2%。
三是采用方法欠科学。元年的市值管理艺术也带着明显的元年特征,许多管理举措粗放、甚至带有随意色彩,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成效。例如,增持原本是一个艺术,十分强调增持节奏、数量和时点等元素的把握,但有些上市公司的增持行动几乎成了某种拍脑袋行动,既然上面让增持,那就增吧,至于具体的增持数量、增持时机和节奏,一概不研究,不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正是由于方案缺乏科学性、操作缺乏艺术性,不少增持行动不但未能提振市场信心,反而导致股价应声下跌。
四是管理思维欠系统。2008年,不少上市公司主动采取市值管理行动,但他们的市值管理手段单一,思维缺乏系统性,往往是就事论事地针对影响市值的某一个因素或某一件事采取某一项行动,并没有将市值管理放在公司的战略高度进行系统化考虑。因此,容易出现顾此失彼、有一无二的尴尬,直接影响市值管理的成效。
五是危机管理意识欠加强。2008年,证券市场上事关上市公司的媒体危机事件接二连三。影响力较大的有中国平安(601318)“天量增发”事件、万科“捐款门”事件、中捷股份(002021)大股东占款事件,等等。这些危机都严重地损害了公司品牌,冲击了股票股价,蚕食了上市公司市值。从危机发生的数量之众来看,说明上市公司在新媒体时代的危机管理意识还不够;从危机发生后的处置以及危机所造成的破坏力来看,暴露了上市公司危机管理能力还不高。增强危机管理意识、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是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