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截至昨日,2月以来大约有78家上市公司遭到“大小非”或高管的减持,累计抛售的股份数量约在4.86亿股(包括跨月份的抛售),其中完全在2月份开始抛售的股份累计达到2.66亿股。中信证券、界龙实业、天津普林、国恒铁路、中体产业等上市公司成为抛售的“重灾区”。
大宗交易渐成主流
据统计,在“大小非”累计抛售的4.86亿股中,通过大宗交易进行减持的股份达到1.99亿股,占比超过40%。如中体产业2月6日至21日遭遇4017.8万股的“大小非”减持,其中有3200多万股就是通过大宗交易完成的;中路股份、瑞贝卡、青海华鼎等被股东减持也主要是通过大宗交易方式。
不要小看上述的1.99亿股,截至2月25日,沪深大宗交易2月以来的成交量也不过4亿余股,在这4亿多股的大宗交易中,还包括一些未达到披露要求的“大小非”抛售,如国金证券限售股2月2日上市流通,从2月4日起到25日累计发生了6笔大宗交易,累计成交990万股,这个数字仅可通过大宗交易看到,公司并不需要公告,因此未被统计入1.99亿股中。同时,北京银行、常山股份、海通证券等的“大小非”也在2月通过大宗交易减持部分股份。由此,“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抛售的股份将超过已公告的1.99亿股。
抛售比例不断加码
从“大小非”抛售的力度来看,2月份抛售股份占无限售流通股的比例大大提高,中路股份大股东减持的股份占无限售流通股股份的20%以上,天津普林被抛售的股份占比也达20%以上,得润电子、绿大地、梅花伞等被减持的股份占无限售流通股股份都在10%以上,同时,宝光股份、锦化氯碱、国恒铁路等大批公司被减持量超过流通股股份的5%以上。
中登公司披露的1月份月度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以来,持股5%以上的“大非”减持在当月减持总规模中不断提高,并在今年1月的减持中首次超过“小非”,成为抛售的主力。而从2月至今的抛售情况来看,“大非”加大抛售的势头丝毫没有减弱,大股东解禁即抛售的情况不少,如中路股份、界龙实业等。
减持暂未影响股价
从已披露的交易均价和减持期间平均股价,相比昨日的收盘价来看,并非所有“大小非”减持都抛在高位。在2月份发生的124例减持中,67例抛售的价格比昨日收盘价要高,其余的50多例则比昨日收盘价有不同幅度的“折扣”。如新海宜股东上海联和投资从去年1月开始连续抛售,今年2月初减持了近50万股,减持价格6.75元-7.3元,而昨日新海宜的股价已在9.75元,高出减持价近20%;中体产业二股东的减持价格也明显低于目前上市公司的股价,昨日收盘价高出减持期间均价的20%以上。
当然也有不少“大小非”抛在了高位,这种案例多发生在2月20日之前,如远望谷、中路股份、绿大地以及瑞贝卡等,抛售价至少高出昨日收盘价5%以上。不过,这与近日大盘进入调整有关。总体上看,“大小非”减持尚未对相关个股的走势起到明显作用。(苗夏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