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根据西方国家2004年以来发布的与中国科技发展有关的文献,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冷伏海研究员等人在《2007科学发展报告》中撰文,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人力资源及其培养,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技术转移与知识传播、产业发展战略,优势学科与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与标准战略等七个方面介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若干主流媒体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关注和评价。
针对中国科技投入的快速增长,各国均给予高度关注,如德国媒体报道,以目前这样的速度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恐怕只是个时间问题。在关注中国科技投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担扰,如英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认为中国科技投入的持续增长将对西方构成经济威胁,警惕中国成为竞争对手的声音渐起。作者分析认为,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仍未达到科技创新型国家的水平,而且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不够,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关于中国科技产出,各国均认为中国科技论文数量上迅速增长,论文质量也实现了稳定、快速的进步,论文被引数量排列位次也逐年前移。专利申请数量急剧增长,绝对增长率和比例居世界前位。关于国外媒体对中国科技产出的报道,作者分析认为,应对科研产出数量大幅上升和某些学科领域研究质量明显提升的态势,深入分析中国科研产出数量和影响变化背后存在的机制性缺陷,完善评价方法,引导中国的科学研究全面进入创新友好型的轨道。
关于科技人力资源及其培养问题,各国媒体认为中国每年培养出丰富的专业人才,尤其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才,各国媒体均建议其国家推出争夺中国科技人才的举措,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作者分析认为,虽然中国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正确实施开创了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局面,由于人才培养数量学科层次结构失衡状况的加剧等因素,我国新一轮的人才流失和浪费已初露端倪。
针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各国对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给予关注,但认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过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对于国外媒体对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报道,作者分析认为,我们一定要从国家战略需求角度进行基础研究设施布局建设,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避免追逐流行热点,以集中力量做我们力所能及和迫切需要开展的战略性创新工作。
关于我国的技术转移与知识传播、产业发展战略等,国外媒体报道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前沿和中心和世界工厂,正在向上游的设计和创新转移。
关于优势学科与产业领域,国外媒体认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等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水稻基因)、材料、环境等领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作者分析认为,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就,但论文的国际影响、拥有的产品核心技术专利数量及份额以及高技术产品利润分享却还不高。
关于知识产权与标准战略指责多于宽容,更多的国外媒体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作者认为,知识产权和标准战略都是维护企业竞争层面的战略,国家的介入、制度和战略的设计就应该明显地具有保护某方利益的初衷。我们要在博弈中处理好国家利益和经济全球的规则的关系,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提升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整体竞争力。(摘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2007科学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