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田大成教授等研究发现,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非对称DNA结构——“插入/缺失”能显著提高其周边核苷酸的突变率。他们提出了“插入/缺失诱变理论”,从源头上回答了“生物的遗传变异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一基本的生命科学问题。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田大成教授、杨四海、陈建群教授以“遗传突变机制与非对称遗传现象的研究进展”为题,在《2009科学发展报告》上撰文对上述成果作了简要介绍。
文章首先介绍了非对称遗传概念及其相关效应。同源染色体对称的等位基因系列是经典遗传学赖以成立的基础。但基因组学的研究表明: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同源染色体间的基因数量和位置是不同的(非对称的);DNA的插入/缺失(Indel,Insertion/Deletion)等非对称的DNA序列广泛存在于生物的基因组中。这种Indel序列在减数分裂时没有等位的序列进行配对,这种未配对的DNA序列,有自由寻找配对对象的可能,从而促进非等位基因间的遗传交流频率,形成增加的“重组效应”;同时,它们可能干扰其周围序列的配对、复制或修复等过程,从而可能降低周围序列的重组率,造成局部的、分子水平的遗传“隔离效应”;也可能使周围序列产生更多的复制或修复错误,造成局部的、增加的遗传“突变效应”。
为了检测这三种效应的存在,田大成教授等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个体基因组间Indel的数量和分布、Indel在减数分裂时对重组、隔离和突变的影响。调查结果支持了上述效应的存在。研究表明,Indel的分布和变化是生物性状表现的重要基础之一,也可能是杂种优势、自交退化等产生的重要遗传基础,对保留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非对称DNA序列的遗传研究,将揭示其特有的遗传变异规律,加深人们对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的理解,在后基因组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非对称序列的遗传及其规律的研究可能产生一门新学科——非对称遗传学。
田大成教授等人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分子生物学与进化》、《遗传学》等著名杂志上。(摘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2009科学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