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化将更加严重 各地养老服务参差不齐喜忧参半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全国城市地区近一半的老人没有子女相伴,而农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右。如果考虑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因素,农村空巢化更加严重。
《新京报》报道称,曾被称为北京首家的石景山“苹果园街道老年日托所”将面临停办。据介绍,其原因主要是这种模式不盈利。在这里,老人每天只需交5元钱,从早9时到下午5时,就可享受到吃午餐、打麻将、看报、休息等方面的服务。从2007年诞生之初其就一直受到许多老人欢迎。但目前,让老人们烦心的是,该日托所明年1月将停办。
不难发现,各地养老喜忧参半。就在北京首家老年日托所即将“偃旗息鼓”时,甘肃省兰州市却传出喜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兰州试点“虚拟养老院”,一通电话即有专人上门。报道称,虚拟养老院实现了居家专业化养老。老人通过电话或网络的一个指令就可以在家享受到便捷的上门服务,加上有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老人从心理上完全能够接受,更具安全感。由于虚拟养老院的规模化运作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这必将成为今后老年人养老的一种新的趋势。
不管如何,空巢老人如何更好的养老,无疑已成一个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陈劲松认为,一个和谐的老龄化社会会让社会关系的各方面都达到和谐,让很多社会问题消弭于无形,从而促进国家长治久安。而要实现和谐的目标,有三方面的问题必须着重注意:
首先是老年人的安全问题。陈劲松说,一些地方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老年人病了甚至过世了好几天才被人发现,这都是与和谐社会的宗旨相违背的。社会各方应当对广大老年人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给予高度的关注。
其次,提升老年人的权益和地位。“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但这一传统一度有所失落,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现在已经到了重拾的时候,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地位应当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在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应当发掘老年人这个群体自身的潜力。“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很多老年人其实还有为社会作贡献的愿望和能力,应当充分满足他们的愿望,这也能促进老龄化社会的和谐”。
陈劲松还认为,维护老龄化社会和谐的相关应对策略应该走向机制化、体系化,并进一步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