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民族自治地方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方针政策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
【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
2006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年底总人口1.77亿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367万人,比上年增长1.6%,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47.3%。
1、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有所提高。2006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86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增幅比与上一年低0.5个百分点。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占全国各地区加总生产总值8.85%,比上年提高0.9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623亿元,比上年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2006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759元,超过1000美元。一二三产业构成由上年的21.0:40.9:38.1调整到2006年的19.4:43.4:37.2。
在5个自治区中,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18.7%,居于5个自治区首位。5个自治区的人均GDP均超过1000美元。
2、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06年,民族自治地方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07亿元,比上年增长7.4%。
种植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96万公顷。油料播种面积达到204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达到140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720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棉花产量220万吨,比上年增长17%;油料产量360万吨,比上年下降3%;糖类产量8075万吨,比上年增长24%。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平稳发展。2006年大牲畜、猪、羊年末存栏头(只)数分别为6265万头、8144万只和16460万只,分别占全国的39.7%、16.5%和44.6%。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303万吨,比上年增长8.1%,其中牛肉、羊肉和猪肉产量分别为204万吨、210万吨和71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11%和7%。牛羊奶产量1302万吨,比上年增长2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民族自治自治地方农业机械总动力9073万千瓦,增长5%;全年农村用电量20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5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
民族自治地方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2006年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407公斤,比上年减少4公斤;棉花达到12.41公斤,比上年增加1.65公斤;油料20.3公斤,比上年减少1公斤。
3、工业生产发展平稳,建筑业生长增长较快。2006年,民族自治地方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下同)有14819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4215亿元。其中内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01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437亿元,外商投资企业完成1077亿元。
民族自治地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情况:机制纸及纸板259万吨,减少5%;成品糖产量758万吨,增长12%;原煤产量4.3亿吨,增长13%;原油产量2914万吨,增长3%;发电量3740亿千瓦时,增长23%;粗钢产量2150万吨,增长16%;生铁产量2384万吨,增长14%;水泥产量11753万吨,增长16%。
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59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49亿元。
建筑业增长较快。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928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54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20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6.2%和14%。
4、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06年民族自治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64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612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52亿元;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国家预算内资金974亿元,国内贷款1793亿元,利用外资113亿元,自筹资金614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