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只增长约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从1991年的0.56下降到去年的0.23……在22日举行的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高层论坛上,这些经济增长与就业的落差引起了官员和学者们的关注。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说,努力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努力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努力把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思路。
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但经济增长能否拉动就业同步扩大,却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等紧密相关。1995年联合国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宣言中首次提出,各国应实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万应灵药。经济增长本身既可以是就业友好型的,也可能是就业排斥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说,扩大就业应当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独立目标,并且排在政策优先顺序的首位。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很长时间内都将处于很高水平。蔡昉指出,2005年,这一数字为9.34亿,到2030年将达到9.66亿。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大、比重高的特点,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
记者从劳动保障部了解到,在现有国情下解决就业问题,依然要更多地依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环节,劳动密集产业中也有高新技术运用,也能生产出高效益的产品,关键是看我们能否谋划好、经营好、发展好。
蔡昉说,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1700多种中国制造业产品中,主要是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第二位是技术密集型,随后是人力资本密集型,最后是自然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尚未占据任何地位。
“在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重点鼓励就业弹性高的产业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刘康认为。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容量和潜力巨大。2006年底,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超过1.76亿,占城镇从业人员的62%;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46亿;2005年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75%。
“北京市劳动力短缺1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技术工人。要改变这种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说,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消除结构性失业和鼓励创业的不二途径。
目前,全国农村仍有1亿左右的劳动力需要转移。蔡昉表示,创造更加畅通的转移环境尤其重要,应当消除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对农民工的歧视,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面对我国长期存在的高强度就业压力,以及结构调整、经济体制转换、人口峰值逼近等一系列压力,必须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更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能够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