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低开高走 沪指站上4400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3月末我外债余额$3315.62亿 黑石大跌 国家汇投公司亏损5亿美元  -5油企获首批原油经营资格 民企可经销成品油 高额投资成门槛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2.78% 社科院称GDP应控制11%内 -中国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劳动保障部:劳动年龄人口2030年将达9.66亿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只增长约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从1991年的0.56下降到去年的0.23……在22日举行的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高层论坛上,这些经济增长与就业的落差引起了官员和学者们的关注。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说,努力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努力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努力把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思路。

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但经济增长能否拉动就业同步扩大,却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等紧密相关。1995年联合国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宣言中首次提出,各国应实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万应灵药。经济增长本身既可以是就业友好型的,也可能是就业排斥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说,扩大就业应当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独立目标,并且排在政策优先顺序的首位。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很长时间内都将处于很高水平。蔡昉指出,2005年,这一数字为9.34亿,到2030年将达到9.66亿。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大、比重高的特点,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

记者从劳动保障部了解到,在现有国情下解决就业问题,依然要更多地依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环节,劳动密集产业中也有高新技术运用,也能生产出高效益的产品,关键是看我们能否谋划好、经营好、发展好。

蔡昉说,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1700多种中国制造业产品中,主要是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第二位是技术密集型,随后是人力资本密集型,最后是自然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尚未占据任何地位。

“在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重点鼓励就业弹性高的产业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刘康认为。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容量和潜力巨大。2006年底,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超过1.76亿,占城镇从业人员的62%;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46亿;2005年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75%。

“北京市劳动力短缺1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技术工人。要改变这种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说,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消除结构性失业和鼓励创业的不二途径。

目前,全国农村仍有1亿左右的劳动力需要转移。蔡昉表示,创造更加畅通的转移环境尤其重要,应当消除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对农民工的歧视,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面对我国长期存在的高强度就业压力,以及结构调整、经济体制转换、人口峰值逼近等一系列压力,必须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更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能够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

来源: 北京日报

相关文章:
山西劳动年龄人口青壮年扫盲任务基本完成
专家预计: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呈负增长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