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政治协商制度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根据中央要求,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一个重点在于,充实完善协商的内容、程序,更好发挥政治协商在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中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党派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制度、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考察调研制度以及“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工作机制,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创造条件。
刘春教授解析道,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民主监督机制也在健全过程之中。“尤其是各民主党派结合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所进行的监督是一大特色”。
下一步要着重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和实现渠道,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特约人员工作机制,将民主监督寓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之中,将经常性监督与重大问题监督相结合,使民主监督在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刘春说,当前,在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领域中,中央高层十分重视另一个问题,即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视作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
新中国建国60年来,以社会影响大、道德形象好的社会贤达、各界名流为主体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成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主体,既继承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对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为此,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无疑是各级统战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将作为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目标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民主党派干部队伍的培养规律并不等同于中共干部队伍的培养规律,但确实存在一些通用的原则。比如可以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探索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完善培养教育、选拔任用、合作共事、监督管理机制等”,刘春说。
此外,还应结合民主党派中央和省级组织届中调整和换届,引导和推动民主党派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和成员队伍建设,为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发展奠定组织基础。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考虑到时代的变化和特点。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用人标准和门槛都要调整”,刘春表示,当前要积极推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拓宽选人视野和用人渠道,搭好平台,加强实践锻炼,为党外干部充分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